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绩效考核“六要六不要”

绩效考核“六要六不要”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它是管理的一种手段。

一、要结合实际,不要本本主义。

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多出自高层经理人和咨询者之手,这没错。但是,错在这些“考核办法”并非来自客观实际,多为“秀才”杜撰;错在与实际情况不符;错在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错在没有同基层操作者和经理人进行充分地沟通和共研。其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二、要公开民主,不要神秘主义。

考核本来就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事情,可是有的企业硬是把它搞得神秘兮兮,就是不同真正的绩效相结合。在考核中搞什么“背靠背”,就是不搞面对面;搞什么“上司权重”,就是不搞“员工尊重”。严重伤害了员工的自尊。

三、要客观现实,不要主观主义。

很多经理人在考核员工绩效打分时,并不都是依据客观实际来评价,往往是凭借主观印象,尤其是在绩效综合排名上,总是讲求所谓的“平衡”。比如:对印象好的就调高一点分数,对印象一般的就保持考核分数不变,对印象坏的就跳低一点分数,哪怕只有零点几分,一下子就拉开了“档次”。于是,在排名上就分出了三六九等。

四、要真诚助力,不要袖手旁观。

很多经理人常常说:“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甚至还说:“这年头谁管谁?”他们的管理哲学就是“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对于那些需要帮助和辅导人干脆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试想,如此下去还有团队精神吗?还有上下同欲吗?还有团结共进吗?体现出经理人的责任吗?

五、要化繁为简,不要化简为繁。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化简为繁是必要的。但是,绩效考核则必须化繁为简。如果繁琐起来那可就真的麻烦了。可是,就有一些企业不怕麻烦,甚至把企业搞得象一所“绩效考核研究院”。不但程序复杂、流程繁琐、说法太多、原则过细,而且搞起考核评比来,就象搞运动,大轰大嗡,好像企业别的都不需要搞了,只搞绩效考核就行了;好像只烧这一炷香就百灵百验了。

六、要注重过程,不要只重结果。

只重考核结果不重绩效达成的过程,这是绩效管理的大忌。然而很多企业和经理人却偏偏只重结果,说什么“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试想,没有好的过程会有好的结果吗?要知道:好的过程不一定都会有好的结果,而坏的过程却一定会有坏的结果。这么浅显的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