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企业建立员工激励意义

企业建立员工激励意义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一、建立的基本原则

1、物质利益原则

人们进行社会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物质利益除了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外,还是人的安全、自尊的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在员工的物质利益为得到充分满足时,对员工的激励应注重物质利益原则:即使在个人的物质利益已被认为充分满足之后,也不应忽视物质利益的员工激励作用。

2、 公平原则

根据公平理论,人们是需要公平的,而公平是在比较中获得的。人们注重的不只是所得的绝对量,更注重的是可比的相对量,因此经理人应充分考虑一个群体内以及群体外相关人员激励的公平性。“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为了体现公平性,但公平理论中的公平原则与“按劳分配”相比,则考虑到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显得更加实际。

3、 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

所谓差异化就是针对不同的个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所谓多样化就是不应拘泥于一种方式,而应视情况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这是从激励的本质出发的,既然激励的本质就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激励方式也就必须是多种多样、彼此差异的。事实证明,在激励工作中只有坚持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

4、 讲求效应原则

效应是激励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无效应的激励是毫无意义的。无意义的激励当然也就没有任何效应。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正效应。

二、激励目标的设定

激励的目标,是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组织者向人们揭示本企业所需要的良好行为和妨害企业优化的禁忌,以及对行为造成的后果的奖励或惩罚的内容与等级。激励目标的设定决定着激励工作的方向,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组织者的期望和要求。它不仅告诉人们激励是什么,而且告诉人们为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只有确定明确的科学的激励目标,才能促使人们按照系统的要求去积极行动或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指向,保证系统按照组织的意志顺利前进。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设定激励目标对应做到以下三点:

1、激励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激励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激励所产生的积极性必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如果激励目标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即使设定出了漂亮的激励目标,有了再好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无用的。激励目标的设定,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2、激励的目标必须与有关政策、法规相衔接

激励是在道德范围内对企业进行调节的手段。作为道德评价的行为,激励包括了对善的、良好行为的赞赏、激励,也包括了对恶的、低劣行为的批评和惩罚。就激励目标中合成法关系密切的内容而言,它应当同企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相衔接。当有损于企业良性运行的行为出现时,按照相关规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激励措施的确定

有了目标后,相应的就必须确定激励措施。激励措施的确定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奖励。奖励包括经济性奖励和非经济性奖励,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物资奖励和精神奖励。前者主要通过增加工资或奖金,后者主要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给与一定的荣誉等等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2、惩罚。惩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负激励。它不能成为企业激励机制的主导,但却是必不可少。员工在工作中总会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自己的行为背离或偏离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实行惩罚是给员工“不要这样做”的信息反馈,促使员工改进或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至于重蹈覆辙。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惧怕和焦虑使人的内驱力的一个源泉,它可以增强员工的反应强度和导致内驱力的提升。惩罚就是起这样的作用。至于究竟要采取哪些方法,则完全要依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而定。深圳光台电子厂的做法是:只要员工被发现在工作中出现了违规行为,都将处以金额不等的罚款。

四、激励措施的实施

激励措施的实施是激励的最后一个阶段——奖惩的决策和颁布过程。奖惩的决策是对奖惩进行最后的决定。它是决策者依据激励标准,根据工作绩效,对奖惩的对象、等级、形式进行选择的过程。奖惩决策是确保奖惩效应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与决策的行为选择相联系的,使奖励的执行。如果决策正确或基本正确,执行时就会比较顺利,真正起到激励群心,励发众志的积极作用;如果决策失当,不但难以得到应有的良好的效果,还会引发各种矛盾,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消极的后果。所以,在作奖罚决策时必须严格按章办事,有根有据,整个过程公正、公开、透明。

奖惩的发布是激励实施的最后一步。由于奖惩发布后将接收全企业员工的检验纪平说,因此其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奖惩发布前应认真审核、确保质量;发布之后跟踪考察,注重反馈。决策是否正确,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难以预料。为了避免失误,提升奖惩的准确度、成功率,除了情形特别紧急以外,通常应在奖惩发布前,进行一次符合审查。而由于奖惩的效应只有在发布后才能最终表现出来,得到实践的检验。同时,从奖惩角度看一次奖惩的完结,往往标志着另一个周期的奖惩的开始。因此,对奖惩进行跟踪考察,密切注意信息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