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期望人力资源管理要有经济性
诚然,最直接的满足需要的条件就是薪酬,因为薪酬的流动性最好,对于满足需求的变现能力和多样化是最强最适合的选择。
企业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之一,存在与其他资源类同的规律。招聘就像采购一样,遵循价值规律,人力资源的供给有其需求弹性,以此说明企业要控制招聘费用及人工费用,可以运用一些技巧。简而言之,用累计投入钱能够做到的事情,是体现不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必要的成本,但是可以通过管理和规划,协调、平衡、引导至符合企业期望的价值观,从而规避员工与企业产生较大心理认知差异,提升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愿意支出一定的追加成本后,获得超额的绩效。
尊重作为低成本的无形的激励,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社会环境与员工经历的变化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升,所谓80、90后以致以后会出现的00后劳动者,其需求层次与此前的劳动者是不同的,这类员工大都没有上辈员工所肩负的养活老小的压力,他们个性鲜明,能够大胆表达自身感受和需求,他们聪明、机灵,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但大都不会吃苦耐劳,其成长环境又影响了他们的浮躁情绪,希望快速致富、出人头地,在从业之初一旦遭受打击,往往会一蹶不振。
这就表明企业新生力量的需求层次是不断提升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仅需要钱,但是更高的需求层次也同样重要。因为上辈积累的财富可以供他们无负担的生活一段时间,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也会减少其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更有资本对不尊重说“不”。
而作为他们的企业主管、高层管理,与之往往存在价值观的代沟,就像儿童教育一样,当父辈是棍棒之下孝子,他会用类似手法控制下级,往往会面对下级不配合以致离职而无能为力。一种办法是找到一样出出身的员工,但这不是发展的主流,就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原因一样,这类员工的供给会逐步减少。二是通过培训、约束,强化固有的价值观,这种情况的代价就是人员流失率加大;第三是企业会不断提升薪酬待遇,最后形成平衡,沉淀下来的就是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员。
笔者认为要正视这种变化,企业做大做强以后要树立形象,担负责任,争取社会地位,员工也是一样。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随之适应,尊重员工、善待员工是先进的企业文化,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员工的日常礼貌方面,还要从内到外真诚的感恩利润为员工所创造,这里当然是指胜任工作的员工。
三、尊重的做法表现
1、管理方式尊重人与人相处直接的方式就是沟通,尊重在管理沟通方面的表现:
(1)不以权威方式管理,摒弃所谓讲求集中、效率,颐气指使,居高临下,以自我为中心,要真诚同理心倾听,不能造成鸡对鸭说,油盐不进;
(2)不设置沟通的障碍,比如设置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待遇,明显的等级区分和等级歧视,形成等级权威文化;
(3)对员工沟通要热忱、及时、耐心,不能有官僚模式,等、靠、拖拉,对员工沟通不闻不问。
2、对员工的思想和表现重视
(1)珍惜员工体力和脑力资源,不要造成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以追求质量过剩或者形象工程造成员工高额付出;
(2) 认可员工合理的需求增长,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3)承诺就付诸实践,不透支员工心理承受能力。
3、对资源的敬畏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营造利润的原动力,所有的利润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对员工尊重就是对资源尊重,对创造资源的源头重视,要长存惜福之道,不可暴殄天物。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