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一家中小企业,总经理认为要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因此买了考勤机,但是发现员工热衷找人代打卡,于是考勤机换成顶级的人脸识别考勤机,另外由于增加了考勤管理职能,就必须增加员工进行考勤管理和统计,考勤问题终于得到了落实。但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总经理思考是不是应该上监控器来监督员工日常工作呢?
案例二,一家集团公司,董事长提出需要加强战略管理能力,因此专门成立了战略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编制五人,每天研究战略管理新理论,并制定了五年愿景和发展规划,但是这个规划完全停留在宏观层面,根本没有实现落地,董事长也纳闷,战略为什么没有实现落地呢?这个战略管理部门需要设置吗?
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正在以加强管理为名义、以提升能力为借口,肆无忌惮的实践各类所谓的管理方法,然而事实上,战略管理部门的设置和宏观的战略规划并没有实现战略的落地;再高级的考勤机和监视器也不能让员工效率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管理带来的成本和影响绝非增加一台考勤机这样简单,它是极其恶劣和长远的,本质是玷污了管理理念、破坏了企业文化、降低了管理效率、引导管理者把管理带向了歧途。
所以,一定要以砍成本的决心去反思管理的存在必要性,即管理者回归经营思维的基本常识,以经营导向去判断一切管理活动的初衷和目的,建议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时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这个管理要求有必要设置吗?
—这个管理活动会带来什么效益?
—这个管理制度是否可以不做呢?
—这个管理行为会带来绩效吗?对经营结果有帮助吗?
—这个管理行为是客户要的吗?会给客户带来价值吗?
—这个审批可以不要吗?
—这个PPT可以变成口头汇报吗?
—这个会议可以取消吗?
—这个部门可以关门吗?
这种反思,让我们真正着力去关注如何把管理的成本转化为经营效益,从而实现管理和经营的高度融合,即以经营思维来思考管理行为,并通过管理行为实现经营成功。
案例一,以经营角度看考勤:高级考勤机是没有必要买的,员工管理要首先基于信任,要允许员工弹性工作和目标管理,不能以工作时间长短评价工作绩效和工作敬业程度;
案例二,以经营思维看战略:战略不能停留在愿景和规划层面,而是必须落地到一年内的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应包含产品开发计划、销售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这是实实在在的计划;
管理的理论和行为多样化正在让管理者迷糊,可幸的是,管理的本源目标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实现经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