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个层面:普适性。这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共同基础。
第二个层面:文化体系。文化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普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影响人们看中什么,喜欢什么,哪些行为可行,哪些行为不可行。绩效管理是针对人的管理,它的操作过程及奖惩措施摆脱不了这个因素。
第三个层面:企业层面。相似行业的企业间有些共性的东西,比如在生产性的企业中,一切都有明确的标准,高标准意味着高安全、高质量,甚至低成本;在研发性的企业中,试错成本是企业的成本中必然组成部分,过多标准限制创新。但是,每个企业的绩效管理理论与技术都是个性的,绩效管理做的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符合自己企业特点的理论与技术。
第四个层面:部门和业务间的差异性。每个部门或业务单元的假设前提也是不同的,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开阔思路,引进新的理论和技术是必须的。但是,企业一定要理解该理论的假设前提,衡量该理论的运行环境是否符合本企业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基本符合,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相应的改变,把它变成企业管理有机体的一部分,而不能全盘搬来。强行引进与企业环境不相符的理论或技术,要么无法实施,要么会给企业经营造成巨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