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员工激励,就是给予刺激以励其上进。没有刺激,就不算激励;仅有刺激未励其上进,也不算激励。这就有一个被刺激对象是否作出反应的问题了。好比痛觉不明显的人对浅表针刺不觉疼痛,也就不会有反应。薪酬激励如果不能被理解,或者虽然理解但不能刺激其动机,就是无效的激励。
其一,薪酬设计要与贡献挂钩,并成正相关关系。生产者的工资要与产量、质量、单位成本挂钩;经理人要与其管理对象的绩效表现挂钩。
其二,付出与收益的正相关关系要为对象所理解。这里又派生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激励方案要向对象传达,另一方面是激励对象要能够理解。
在实践中,常有经理人准备了激励方案,但对可能的结果没有信心,或者没有进行充分科学的估计,因此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不公布不传达,等激励事项出现时再酌情实施,实时修正。这种情况的激励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激励对象要能够理解,也就是激励方案要与激励对象的理解能力相匹配。
激励是一个互动过程,需要在过程中不断调适;宣贯与理解、传达与接受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薪酬要素不断完善与对象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互相促进,才能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