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奖励真正起到员工激励的作用,要讲究奖励的时机和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1、奖励不能与员工的价值观画等号。
奖励的目的在于引起员工某种特定的行为,因此这个奖励对员工就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奖励成为一种动力。可是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奖励计划的时候,往往主观地判断员工的工作基准,对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区分并不是很详细,因此奖励计划往往也就形成了以点带面——一个标准适应所有的员工的情况。企业对员工的奖励之所以不能引起员工的兴趣,就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相同的。
2、奖励会鼓励、强化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
得到奖励的往往是成功的。而成功的经验却会鼓励、强化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用棒子来惩罚错误的行为,而用胡萝卜奖励正确的行为。如同棒子惩罚原则只会激励人们去做一件事——躲避棒子一样,奖励会让人们变得经验主义,形成一种思维的惯性,从而丧失创新的动力。
3、奖励会让人不择手段。人性本恶,利益会让人不择手段。
奖励是激励的一种。但奖励未必是最好的潜能激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惩罚才是最好的激励手段,必要的惩罚能起到奖励所不能起到的激励作用。惩罚的形式很多,小到批评、警告,大到判刑甚至剥夺生命。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科学惩罚,比如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