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成为企业留人的重要手段,但是也容易落入以下三大误区。
1、单纯的物质激励便可以
如果能付给员工足够多的薪酬,他们当然会愿意从事任何工作;倘若在肯定其工作的同时,辅以一定的奖金刺激,员工们将会非常开心。当薪酬提升时,员工们确实工作起来更加卖力。但物质激励只能带来短期的快乐。一段时间后,这样的激励便没有效果了。
认同感及对个人地位的肯定,则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假设在一家高科技产品销售公司中,一位销售人员的业绩比其他人都好,老板公开给他发放了奖金。每个员工都知道销售大奖的得主是谁,而这名销售人员则认为自己既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又获得了团队中其他同事的认可。认同感及团队中的地位是激励员工的两大关键,而金钱充其量只能在短期内给员工打气。
那么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机制,让员工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就感。给他们一种认同感、让他们工作得很充实;同时给与进步的机会及上升的空间,员工将会十分珍惜这些机会。
2、让员工保持快乐就能带来更高的生产力
经理人往往不遗余力地推行一些举措,让员工保持快乐的心情。比如,设立娱乐室或者允许员工免费拨打长途电话等。经理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工作间歇中员工的愉悦感,很容易转化为一种工作动力。
3、忽略冲突便万事大吉
很少有人喜欢冲突,在职场上尤其如此。老板和员工几乎都怀有这两种职业心态——“就这样算了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大家都缺乏解决问题的态度。虽然当时这样的问题就简单的一带而过了,但是长期下来,会扩大问题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