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优秀企业,中层干部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优秀的中层队伍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部分。民企有必要把中层管理者培训提上今天的管理日程。
参与嘉宾
卓翠丽:MBA、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经理
江南:研究生学历现任中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臧根林:信息产业部高级项目经理培训讲师、MBA、广州科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1.培训普遍流于形式
记者:作为企业管理者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直接参与者,大家认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中层管理者培训方面做得怎样?
臧根林:还很欠缺。据我观察一般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原因可以分三类:一是为了申请某些资质必须的培训,或为了招标时经常需要的证书派人去参加培训,是企业营运平台建设的一部分;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企业哪些项目或哪些方面管理已经出了问题了,不培训不行了,只好尽快安排培训,是补漏式的培训;三是由于员工有学习的要求,特别是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力量,企业为了留住人才,把培训作为一种奖励或福利。
卓翠丽:这要分开来看:一方面民营企业的高层人士自认为非常重视中层管理队伍培训,他们认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是培训出来的”,“培训是稳定人才的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然而,这些中层管理人员个人却对培训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如果不培训,能力就会下降”,“培训是公司应当提供的”。
记者:培训机制是否还很不完善?
卓翠丽:对。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如在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有少数设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部分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负责人方面,只有少部分的负责人在任职前从事过培训管理工作;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一家企业有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评估方面,有个别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绝大部分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或四级评估;在课程体系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中层管理培训课程;在教材方面,仅有极个别的民营企业设计过中层管理人员专用教材;在培训设施方面,绝大部分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教室(教室、教学设备等)。更严重是,尽管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年度培训计划,但大部分的年度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其中很多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
记者:江总,你怎么看?
江南:我就我企业的实际情况说说吧。我们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就涉及规划、计划、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因此,中层管理干部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还有服务质量、成本、安全生产和员工士气,需要较高的管理与沟通艺术。我们企业对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较为重实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练什么,遇到什么及时培训。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一个计划,从公司理念、业务提高、个人素质、领导艺术等方面系统地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虽然我不是专职培训师,但我喜欢亲自培训,因为我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同时,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更贴近企业实战要求。
2.企业对中层管理者培训怎么看
记者:这样看来,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还很难。你们认为它难在哪里?
臧根林:难就难在它无法估量,因为民营企业都比较实际,希望培训的内容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或好处。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成本问题:人才培训又花时间又花钱,民营企业一般都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任务比较满,去培训半个月意味着这个人的业务就可能会停半个月,成本很高;二是人才流动问题:中层干部往往不是企业的核心层(如股东),而他们又是企业的业务骨干,机会多,其他企业也容易挖他们,培训有时可能反而提高了他们的流动速度;三是诚信问题:很多公司给员工培训都会签订培训合同,比如说要求受培训的员工必须在企业服务满多少年多长时间,但这样的合同起不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很多人不守约,违约了就算把培训费还给公司,也还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比如说时间成本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