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内部培训“一本万利”?

企业培训案例:内部培训“一本万利”?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大型超市促销部招聘了一个无零售经历的新员工王某,第一个星期他由一个入职3个月的“老员工”带着,在这一周的7天班中有4天通宵加班(属于无偿),而且没有休息。3周后,“老员工”辞职了,王某这个新员工变成老员工,独自上班2周后,他也开始带新员工了。2个月后,王某得知后仓理货岗位缺人,工作比促销部要舒服点,于是主动与后仓领导沟通,后仓部门经理决定要他次日到人事填表到后仓来上班。于是,这个王某到人事部填写辞职表,找当天值班经理签字,后办理辞职再次填写了入职表,找相关的领导签字后,第二天他就在后仓上班了,又过20天,王某离开了该超市,正式辞职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零售企业底层员工的变动过程。每当国内的零售企业开始一次大规模的门店扩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随之发生:门店执行能力差,管理水平下降,员工流动率增加,单店销售业绩下滑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根源是什么?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培训体系不健全,没有提前为门店的大规模扩张建立人才梯队来支持区域新店的拓展。于是新店开业之时,在企业内部往往没有足够的人员去支持新店开业,更找不到适当的管理人员。

近些年,随着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零售企业成为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一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集团的员工总数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其吸引力极大。大部分零售行业从业者都会认为在大型企业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学习和升迁机会,因为连锁零售企业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很大。例如,截至2004年底,沃尔玛在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了160万,而它仍然计划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增工作岗位12万个。正是这不断快速膨胀的企业规模,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零售奇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和职业提升呢?

一位前麦德龙(METRO)的楼层经理这样讲述他在该公司的经历:在麦德龙干了6年,参加了近10次企业内部培训,最长的一次半封闭培训长达3个月之久,而且在每次升职前都有很长的见习期。在麦德龙内部有着众多的规章和详尽的岗位职责划分,众多的员工都是公司制作的针对每一个固定岗位标准件,犹如一个冰箱上的一个零件,如果你出了问题,就会被马上替换下来,而其他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几乎与你别无二致。这就是某些跨国企业对于内部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对连锁零售企业来说,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训和储备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一些正在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更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状况。但目前有一些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当相关部门缺人的时候,通过中介公司或熟人推荐,随便面试一个新员工来报到上班,极少考虑员工培训、绩效考评等问题,也根本谈不上什么职业生涯规划。

其实,很多零售企业并不清楚培训的费用和培训带来的收益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了零售企业培训带来的益处。笔者认为,企业多下工夫从内部培养人才,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

–增加培训的投入有助于降低员工的流动率,进而降低企业的招募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建立企业文化。“此消彼涨”,好的管理者应该知道培训与招募如何权衡。

–良好的岗位培训能够大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技能,使得员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营业绩。

–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给消费者带来更深入和更细致的服务,进而提高客户对门店的忠诚度,使得药店拥有更多的客户。

–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客户接待能力,建立更多的客户关系,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企业对于员工培训与员工发展的关注就是对未来发展的关注。所以善意地提醒各位零售企业的管理者,不要以为从竞争对手那里高薪“挖人”就能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毕竟这种“混编军”可能需要你花更多的工夫、更长的时间去融合理念、打造团队。由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人才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没有培训体系或者不重视内部培训体系的企业就好比没有地基的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并且随着楼层的增高,倒塌的速度还会加快。

标签:管理培训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