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阿里巴巴:正确的做事

企业培训案例:阿里巴巴:正确的做事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早在2008年7月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便在内部发布了题为的内部邮件,号召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准备“过冬”。马云的“过冬论”发出不久,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便随波而至。全球共此凉热之时,阿里巴巴最早穿上“棉袄”,练起了“内功”。

“公司人力资源的战略重点和节奏最近几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始终围绕解决人的成长、人与组织匹配、组织与战略匹配等问题‘练内功’”。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邓康明表示,过去两年的经济环境的确给阿里巴巴带来很大影响,如客户数的减少、消耗额增加等。但也正如他所言,2009年阿里巴巴非但没裁员还招聘了5000人,预计2010年还会保持这一扩张速度。

过去几年阿里巴巴的营业额始终保持100%的增长速度,“但越这样我们越如履薄冰,始终有种警惕感和危机感。”

在邓康明看来,化解危机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训练“内功”。外部,阿里巴巴重点关注扩大服务优势,在现有客户中建立更细致、更专业的服务模式。内部,以往业务快速增长时不曾顾及的问题、没时间顾及的问题,在危机时期都可以摆出来,集中精力去解决,如流程改造、挖潜、技术提升……

阿里巴巴人员扩张很快,2004年邓康明刚加入公司时不到2000人,2009年已接近2万人规模。“扩张后往往容易产生问题,所以我们一直有瘦身的想法,瘦身不是裁员或减缓人员增长,而是反官僚化、反程序化,反大企业病。”

基于这一战略重点,阿里巴巴过去的人力资源战略主要分两个层面推进:第一是物理层面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战略重点是组织与企业业务战略方向的匹配度,最终落脚点在如何培养管理人员,这是未来几年阿里巴巴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培养模式也不一样,一、二线干部都是内部培养,每年大概1000-2000人左右的需求量,达到自我造血目的,这对企业传承性起到很大作用。总监级以上的管理者会外聘,但聘什么样的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他们是保证企业战略延续性、哲学延续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关键,在过去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去思考,从外部请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请?”邓康明说。

第二是化学层面的合力效应,即人、战略、组织间的匹配。这方面体现的是企业流程、机制、文化、团队建设等,让人与人、人与组织经过匹配产生最大效应。

“练内功”是阿里巴巴的一项长期人力资源战略,始终在强化。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环境下,执行方法会有不同,例如招聘、薪酬、员工关系、企业文化、激励、培训等每年都做,但各时期的做法各有不同不同。

“2010年经济会有所回暖,我们的人力资源战略不变,只是执行方法会有非常大的改变,这一改变可能会持续2-3年时间。变革的起始点便是2010年。”邓康明举例说,在招聘层面,今年还将招聘5000人,以往都是通过网络、校园招聘等渠道开始,今年除以往传统的招聘方式外,还会有一些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再比如干部培养,以往我们送员工去读MBA、EMBA,也有请外部专业来企业授课,2010年我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公司内部的高层授课上,所谓的领导培养领导。

在邓康明看来,今年的经济形势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人力资源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学会未雨绸缪,制定长远战略。“阿里巴巴早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源部成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阶段,所有大政方针HR一定会参加,缺了HR的参与业务部门领导会觉得不踏实”。

“至少到2012年都是HR证明自己价值和作用的最佳时机,要趁此机会获得各部的信任,建立威信和话语权。”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