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培训主管,已经从事培训培训工作三年多了,具有相当丰富的培训经验。但她始终有一个困惑,不论是总经理还是她的上级主管,始终在怀疑一个问题——?如此多的培训到底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在哪里?她自己也在不断的疑惑,最大的投入产出是培训的哪个地方?到底通过培训解决了哪些问题?
凭心而论,何静可没有少动脑子,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从互动式培训、车间式培训、体验式培训、绩效导向式培训、案例教学乃至在线培训、沙盘演练等等模式都曾采用或尝试过。
最终,所有的疑问随着问题导向的培训模式的引入而化解。
问题导向式培训是直接从现实中困扰企业的问题着手,每项培训都先需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设计培训内容、程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她的企业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问题:由于仓库比较紧张,大部分产品露天存放,品种繁多且相当不集中,导致经常出现产品被损坏和偷食的问题。对于这一现象,以往由于考虑到种种的客观原因,也就没有深入的分析成因和解决。何静抓住了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问题导向式培训。下面是她培训的步骤和内容。
第一阶段 培训目的确定
通过培训,使大家掌握6西格玛的DMYIC过程方法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此前曾经进行过类似的方法和工具培训,如5W1H、PDCA循环以及零缺陷的过程方法等,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很多员工抱怨这样的工具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应用或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第二阶段问题的定义阶段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义,也等于给问题的解决划定一个范围,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定义问题的时候注意区分异常问题、管理问题和固有问题。比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定义为员工素质问题,也可以定义为客观条件问题,甚至笼统的定义为执行力的问题。原先之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因为作了这样类似的定义。在培训中,何静首先把这一问题定义为“管理问题”。理由是公司的成品库总共有四个保管员,而且分成白班和夜班轮流值班,尽管面对很多的客观因素(如案例中所描述),但是经过她培训前的调查和课堂的交流,发现这些保管员和他们的主管并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责任,恰恰是借客观条件(固有问题)的约束而推卸责任。如何揭示真正的问题,就进入了下一步的测量阶段。
第三阶段问题的测量阶段(M)
定义是对问题所做的定性描述,接下来需要定量的测量。对于产品在仓库缺失这一问题,必须在交接班的时候,各自把当班的损失做好记录。通过记录,我们可清楚的看出不同保管员所负责货品的缺损情况,从而也就能够反应他们不同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再有就是对于缺损发生的时间,以及在不同货品上的分布规律,甚至缺损的部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重要依据。
标签: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