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给他们吃什么是我们的艺术

企业培训案例:给他们吃什么是我们的艺术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年初,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的总裁作出了两大决定。第一,他宣布公司将开始向各大专院校招聘有潜质的大学生,不管是工商专业还是非工商专业的,都可以报名(以前,该公司只招收工商专业的毕业生)。第二,他通知培训部,要对招收的新职工进行基础管理课程的培训。他补充解释说:“我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公司工作。自从进公司以来,她已接受了一系列管理培训,然而她所学到的仅是些工具和方法,诸如决策、领导沟通技能、时间管理以及如何面对压力环境。仅这些培训课程怎么能使她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人员?她所需的更重要的是一些基础课程,能使她熟悉一般的管理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她能进一步参加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来补充她的基础知识。”

公司培训部的主任目前已开始筹备公司内部的基础培训课程。她在公司中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但她发现所有的人都只强调自身领域的重要性。销售部门的人希望人人都熟悉销售管理;生产部门则认为新职工首先应熟悉生产计划、设备、布局;搞人事的又强调要学习沟通技能和群体行为;有两位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强调应学习全面计划和控制学说。

显然,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培训主任认为这些意见都有道理,但仍旧太专业化了,缺少一个基础管理课程来把它们综合起来。因此,她决定在公司外物色合适的管理顾问人选。此人选要既能满足总裁要求,又能平衡各专业领域的需要。

A.没有需求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大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当然不能强迫人家去学自己不感兴趣或不需要的课程。首先应该建立一个网上的学习平台,上面放满各种各样的资料。跟踪每个员工的ID,当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员工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时,便组织员工对此类知识进行培训。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将老总的女儿放人关键部门任副职,利用职位压力刺激老总女儿的学习欲望。然后在课程安排上倾斜于老总女儿的学习需求。对普通员工的学习需求也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通过岗位职能比武、论坛等各种形式诱导员工的学习欲望。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因势利导地制定培训计划。

B.人力资源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该由人力资源部跟每一个新的员工进行沟通,确定该员工的兴趣、爱好、志向等,然后帮助其制定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2、应确定哪些管理课程才是基础管理课程,哪些是属于专业的管理课程。其实不管哪个专业领域的都有符合大众理解的知识,要不然哪会有科普及科普人员,应该组织各个部门的专家筛选出其部门的公共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这样对自己的管理也有促进作用。

3、要认识到管理既需要理论,也需要有经验。只有将人放在具体岗位上才能培养其管理的能力。也许有些人天生管理能力就很强,但这种人毕竟是很少数的。

C.这是一则看起来普通,但却又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时时感到棘手的案例。无论对于员工的培训还是自我的培训,其知识结构,方式方法与时间的安排都相当地有技巧,不认真研究还真是会适得其反。

作为一家大型的制造公司,其必然是一个分工明细且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是针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深造和培训,应该把侧重点放在专业技术领域内,而管理与营销方面的知识只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一一可以在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延长三到五天,进行一些普及知识的讲解,不要拘泥于理论层面的东西,务必要通俗易懂,而且可操作性一定要强(比如说类似于成功学,人生哲学的讲座,老少皆宜,易懂易记)。

D.对于刚进入公司的应届大学生来说,应该根据其所学的专业以及在公司中未来工作的安排与发展方向来分别做安排。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在大学中已经有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一定的实践基础(虽然实践得很少,但是毕竟有过),可以对其进行两个方面的培训:其一,紧跟现代管理,营销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侧重于更深理论的学习(当然由于时间与培训经费的关系可能不会有过长的时间进行很深入的学习,但务求达到抛砖引玉,启迪心智的作用,以引发其自学的兴趣及对自己未来美好前途的追求);其二,由于大学学习是以理论为主,案例教学为辅,实践过少,可考虑请在业界较有知名度的管理者或营销方面的前辈来进行现身说法,结合公司现实情况并选择一些具体分类了的真实的例子进行现场教学,并且一定要与学生互动,请他们发言,阐述如果是自己在其位会如何应对。这样在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同时,公司的老总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而发现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与磨练。

E.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人,这是管理的精髓之所在。管理人员的首要培训是学会如何去做人。对于技术层面的知识可以在其去到具体部门之后再慢慢学习。其次,作为一个大型制造企业,其生产流程应该让新员工了解,也就是公司的基本运作规程应使培训人员了解。

F.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即是所谓的基础的管理理论,那应该是管理的精髓以及其内涵,所谓精髓应该包括激励及计划;第二,对于方式而言,案例的讨论以及小规模的实施应该是不错的办法,总之是通过具体案例让他们理解管理的精髓。

G.培训该分两部分去完成,把培训当一个项目来做。

人力资源部负责基础培训,如:公司章程培训、公司文化培训等。人力资源部在培训过程需了解新进员工的个人兴趣和能力,以分配其适台的岗位。

所有部门经理需要配合,当新进员工到自己部门作第二阶段培训时,应予以专业领域的培训。如:销售部门的销售技巧与人际关系培训;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提高与领域技术纠正等。作为培训员工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需要跟进、了解和监督各部门经理的各种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H.G的考虑太片面。我们应该基于上面给出的情况来做出考虑:首先它是家非常大型的制造公司(假想为跨国公司);其次老总要招收管理类人才,只是不限专业(外专业的人才不具有内行的固有思考模式,这点越来越被人看重,整体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培训的目标就是如何把他们训练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销售)人员。请注意,是管理人员,不是技术人员。如果我是负责人,我会采用现今比较流行的“管理实习生”计划,首先要择优录取,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十几个素质非常优秀的人才,关键是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然后明确告诉他们培训的目标就是把他们训练成几年之后的经理,告诉他们培训的严格和残酷,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思想。以上两点应该可以满足最基本的“人的资源”。其次是既然要培养成管理人才,那么很关键的一点(不论是不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就是要下到底层,接触不同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比如说在和大客户交谈时,涉及生产或是销售方面的情况如果傻眼是绝对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这样能让他们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行内环境。上面B说的一句话很对:应该由人力资源部跟每一个新的员工进行沟通,确定该员工的兴趣、爱好、志向等,然后帮助其制定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如果有人认为上上培训课就能将一个新手变成管理高人的话,那么建议这个人转行。一个新员工从进公司开始到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其所经历的全是培训课。能不断地从失败和总结中得到营养,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