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中小品牌何去何从?

企业培训案例:中小品牌何去何从?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众所周知,大品牌是希望渠道集中度提升的,外资品牌更喜欢渠道集中度较高的市场,这有利于知名品牌高举高打、迅速扩张。中国市场过于巨大,而大品牌追求的又是全国市场和较为显著的市场份额,见缝插针式的经营不是这些品牌的策略。随着渠道集中度的提高,这些品牌自然可以和渠道“共成长”。而且,大型连锁渠道也更喜欢大品牌,它们天生就是一对儿。
民营中小品牌怎么办呢?当你明白渠道集中是不可避免、快速到来的事实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抛弃幻想,找到出路。在经历了销售技巧培训后,慢慢的总结出一些中小品牌生存之道。
这条出路就是:抓住客户关系!
渠道最喜欢的就是能带来客户的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在美国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毛利还比竞争对手高出5~7个点,因为没有可口可乐消费者压根就不来。想当年,诺基亚被消费者追捧,因此即使卖诺基亚的毛利很低,经销商也不得不卖,因为没有诺基亚消费者就不来。通过高空的强势广告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可口可乐和诺基亚这些品牌的品牌力可见一斑!它们就喜欢渠道集中,因为即使渠道集中对这些品牌来说也没有本质的威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渠道集中后就会有所谓的“渠道品牌”,这确实是对供货商品牌的一种压力。比如我去沃尔玛买东西,如果见到一个没听说过的日用品,我可能会觉得质量应该也没问题,也许就会买。可是同样的产品放到一个夫妻店里,我一看没听说过这个品牌,就不买了。再到后来,沃尔玛甚至可以推出自己的一些品牌,比如Equate和惠宜,因为沃尔玛这个渠道本身就是品牌,这些自有产品也可以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而厂商要想和沃尔玛讨价还价,就必须有比沃尔玛更强的品牌力。可口可乐、宝洁这些公司的品牌就足够强,所以它们喜欢沃尔玛这样的渠道。它们甚至还会派人帮沃尔玛打理自己产品所在的货架,在沃尔玛的总部常驻一批人负责对沃尔玛的生意。但是,民营企业怎么办呢?
渠道集中对民营企业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很多渠道实际上不愿意和民营企业合作,最典型的就是前段时间报道很多的“宝洁联合家乐福扑杀本土日化品牌”。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戴玮则对外否认对大品牌和小品牌区别对待:“如果小品牌占据的货架越来越少,那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所以,一个品牌只有抓住了客户,才有可能和渠道讨价还价,否则你就是任人宰割。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民营品牌或者通过打广告,或者通过长期的销售,确实和一些消费者混了个“脸熟”,但是没有真正做到“非你不可”。相反,恰恰是一些渠道做到了非你不可,这就麻烦了。渠道自然明白它销售的哪些产品是消费者慕名而来的,哪些就是图个方便顺手装到篮子里的,还有哪些是不能没有的(比如可口可乐),渠道对这些不同品牌的脸色当然不同。
所以,一个品牌如果只能依托于渠道才能抓住客户,那就根本不是品牌。只有能够越过渠道抓客户,才是对抗渠道集中的唯一终极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对品牌”,一个是渠道品牌,一个是商品品牌,最终都要分出个胜负来。
要想抓住客户,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过去,厂商和顾客建立关系主要通过纸质信件,后来发展到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这些手段缺乏互动性,无法真正建立牢固的客户关系。再后来,一些厂商试图通过吸引客户登录品牌网站来建立联系,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今天,互联网发展到社交媒体时代,通过将社交媒体和你的销售终端、包装、促销、会员回馈计划、广告等手段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升忠诚客户的比例,建立和这些客户沟通的管道。很多领导品牌都在尝试这种做法,中小企业不妨快速跟上。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