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经理人勿乱贴标签

企业培训案例:经理人勿乱贴标签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大家听说过去中间化现象这个词吗?那么何为去中间化现象呢?其实所谓去中间化现象是指,当一个经理人对一个员工主观性地做了一个判断,给员工的行为做了定性,贴上了标签,那么,这时候,无论员工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经理人对员工的看法都是只有两个极端,非黑即白,没有中间路线。
管理当中,很多经理人喜欢做判断,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员工贴上标签,例如,懒惰是一个很好用的标签,如果经理人认为员工很懒惰,那么,无论这个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做好,经理人都会把懒惰这个标签拿出来,“说你懒惰,你还不承认,现在这个事情没有做好,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把懒惰这个标签贴到员工身上,其实,经理人就失去了帮助员工成长的机会,因为既然已经认定员工是由于懒惰导致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对于其他原因也就无需追求,于是,经理人失去了帮助员工成长的机会,员工也失去了解释的机会,员工被“去中间化”了。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在一个房间里,有4、5个人在谈话,这时候,我突然指着我左脚的鞋子说,我的鞋子是内向的,由于我说我的鞋子是内向的,所以这时候,很可能的情况是,大家开始讨论鞋子是内向的或者不是内向的。其实,内向这个词根本不是形象鞋子的,但是由于是我说鞋子是内向的,大家注意的是鞋子,而不是我,由于我事先给鞋子贴上了标签,引导了大家的思维,使大家陷入一场无意义的争辩当中。
企业管理当中也是如此,由于经理人给员工贴上了标签,认为员工是懒惰的,意愿不积极的,被动应付的,那么,大家也就倾向于这样认为,最后失去了深刻挖掘员工行为背后的原因,失去了改进的机会,长此以往,员工就被边缘化了,最终导致员工离职。
其实,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当一个员工表现出一个不好的行为的时候,经理人不要急于做判断,问问员工,了解一下事情的发展过程,然后帮助员工找出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再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帮助员工改善。
这些原因有:
1、员工不知道该做什么
2、员工不知道该怎么做
3、员工不知道为什么做
4、他们以为他们正在做(缺乏有效反馈)
5、员工有无法控制的障碍
6、员工认为经理的方法不会成功
7、员工认为自己的方法比较好
8、员工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不知道优先顺序)
9、做了没有正面的反馈
10、做了有负面结果
11、不做有正面结果
12、不做没有负面结果
13、个人能力不足
14、员工对工作有恐惧感
15、员工个人问题
16、没有人能做到
只有经理人抛弃了去中间化观念,才有机会和员工探究影响绩效的深层原因,否则,经理人就是在制造平庸而非追求卓越!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