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从京沪高铁事故看给企业管理运营

企业培训案例:从京沪高铁事故看给企业管理运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京沪高铁自7月1日正式运营以来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其中主流的反应是对高铁实施质量的质问和怀疑,也有不少人表示对高铁这个新生事物发生问题的理解和宽容。从京沪高铁的事故频发以及人们的各类反应,我们其实可以联想到企业的管理运营上面,很有相似性和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就是国家需不需要高铁的问题,高铁的上马是经过好几年的论证的,应该说于国于民都有利,高铁的投资也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个就像企业里要确定新的管理战略或新的管理体系、制度,一定需要先立项再论证,有的时候企业战略的调整和明确需要企业管理层长时间、多次的调查、分析、讨论、论证,这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哪怕是一个管理制度的制订,也需要慎之又慎,不能随意,因为可能制度本身只有一张纸,但是影响的是全体员工,一个小问题所覆盖的面也是很广的。
其次是什么时候推出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京沪高铁一定要7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为什么不是7月15日或8月1日,还是有为党的生日献礼的政治含义在里面。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做前期的测试和检查,或者运营前更严谨的测试检查,是不是会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从而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在企业里,我们改革一个管理体系,出台一个新的管理制度,同样需要事先做好评估,到底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到底是全面推行还是先搞个试点,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推出的最佳时机,而不是为了推出而推出,仓促的推出,甚至类似的为了庆祝老板或公司的生日而推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企业管理改革或创新的失败源于此,不是制度不好,而是没有考虑充分,没有在最合适的时间点推出。
第三就是问题发生后处理举措的问题,我个人以为半个多月来京沪高铁事故不断发生,而铁道部的应对方式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结果就是过几天还会有别的地方频出事故,不仅大大增加了高铁的运营成本,还会让老百姓对高铁愈发的失望,有很多人已经明确表示在还能听到高铁出事故的消息之前将不再乘坐高铁。企业里也常常如此,出了管理的问题不从源头追究,只是表面修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高铁是不是能停运半个月,各站重新彻底检查测试,而不是把乘客当小白鼠;企业是不是出了管理问题后,坐下来重新审视,举一反三,而非小修小补,补了东墙破了西墙,这样对管理效率伤害很大,同时要知道员工的宽容和理解也是有限度的。
真的希望高铁不再事故频发,也希望在企业里的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借鉴,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