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000881)金融会议中心一层贵宾室。应邀参加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暨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的青岛啤酒总裁孙明波在这里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孙明波回答了记者一个又一个并不“平和”的提问,这些问题涉及到在中国啤酒产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的大背景下,青岛啤酒的战略布局、企业战略规划调整以及他本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在采访过程中,孙明波没有某些企业家外露的霸气、铿锵的语调和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但正是看似平和且不乏幽默的语言显示了其专家型企业家的睿智和超前年轻化的思维。
“质文化”大于“量文化”
中国经济时报: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议题之一是世界在美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怀疑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企业如何关注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投资趋势间的平衡。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孙明波:这种平衡,说到底是“质”与“量”的关系处理。实际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关注可量化指标,而不太重视质的提升。青岛啤酒一直在追求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从今年上半年业绩看,青啤公司共完成啤酒销售375万千升,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21.1%;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21.6%。青啤始终保持着中国啤酒行业品牌溢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最高的公司地位。基于目前的发展状况,青岛啤酒将继续坚持“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青啤一直在倡导“质文化”大于“量文化”。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企业发展的“确定性”
中国经济时报:在一个经济不确定的时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您认为企业在时代的不确定前提下是否会过于被动?
孙明波:大到这个世界,具体到这个行业,我们这个企业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而作为企业家重要的是要找到“变中的不变”,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我认为,在一个经济发展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回归基本面——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产品,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提供最大化的价值回报,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始创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自始至终都奉行“好人酿好酒”的朴素价值观。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青啤的老师傅言传身教给徒弟的第一课:首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出好酒。这个规矩代代相传,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青岛啤酒始终坚持做好每一瓶酒,为所有利益相关方传递快乐和价值。这是“道”,也就是企业宗旨层面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在“术”的层面,即具体实施内容上,企业应该根据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进,比如今天的消费者不但会关注你的产品是否安全、健康,而且会关注是否绿色、减少了碳排放。近年来,青啤已经投资几十亿元人民币,陆续对近十家工厂进行了搬迁扩建,并在新建工厂全部采用世界啤酒行业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去年青啤公司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综合利用价值达1.58亿元。这些都是在坚持“基本面”前提下企业所做到的。
企业文化与机制双重开放应对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有人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充满无数变数的时代”,对于“百年青啤”来说,机遇与挑战是否并存?两者来源于哪里?您认为应对的方法是什么?
孙明波:的确,今天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来自国外、来自行业、来自企业,更来自产业链。对此,企业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建立商业竞争的策略,建立价值链共盈、共赢、共荣的合作战略。这个理念是前提。
就整个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而国内啤酒行业则处于进一步整合的过程之中。最终大致会形成几家全国性啤酒公司主导市场、地方性特色啤酒公司进行市场补缺的行业格局。换而言之,中国啤酒行业已经到了完全竞争的时代,在经过“市场洗牌”之后可能会进入少数寡头“垄断”竞争的格局。
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百年青啤更需要生态开放。即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文化、开放的机制、开放的价值链管理迎接来自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挑战。百年青岛啤酒的开放文化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融合:一个是日耳曼式的、严谨的制造文化与美国式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文化的融合;另一个是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融合,也就是忠诚文化与变革文化的融合。比如青岛啤酒将营销中心设在上海,全球招聘国际化人才,与全球著名的啤酒生产商的合作与交流,都体现出这两种文化的契合。
不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动不居,我们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但应该看到趋势,即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新型商业模式、探讨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重新定义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步调、以科技和创新满足社会需求。这种趋势是正向的、积极的。青岛啤酒也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勤勉、持续变革、不断进取,将高品质的产品奉献给五湖四海的消费者,为全人类生活创造快乐。
企业培训案例:企业社会责任要回归基本面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