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生动地说明了合作资本主义是如何快速调动资源、并为高效但脆弱的供应链提供复原力的秘密之源的。现在,有一点看起来很清楚:这场危机是增强而非削弱了日本独特的资本主义模式。”
在3月份日本那场毁灭性地震和海啸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瘫痪后,人们不由得发出呼吁:重新思考全球准时制(JIT)供应链系统。一些人曾预测,供应链中断的局面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更晚。然而,灾难发生后仅4个月,日本就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开始了复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独特的合作资本主义为该国环环相扣、复原能力超强的商业体系提供了支撑。
7月份数据显示,日本工业产值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的复苏尤为强劲。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公布的第一季度营利数据好于预期,该企业还调高了今年的收益预估。其他企业的表现同样强劲:日立(Hitachi)在本土的生产线大部分都位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但到3月底,就已几乎全面恢复运营,一度因受灾而陷入瘫痪的日立港口也于4月3日重新开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商业体系令西方国家许多人叹为观止,直到近些年,这一体系才渐渐失去了人们的青睐,因为它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反应迟缓,导致日本出现了两个“失去的十年”。然而,海啸发生后,这一体系显示出支持经济迅速复苏的强大能力,正如1995年神户地震和2007年新泻(Chuetsu)地震之后的情况一样。
目前供应方面依然存在的问题中,许多都是因为电子集团瑞萨(Renesas)旗下一家位于常陆那珂(Hitachinaka)的工厂严重受损。该工厂的股东还有日本电气(NEC)、日立和三菱电机,全球相当一部分自动微控芯片都产自这里。这些母公司派出了数百名员工协助恢复工作的进行,但更有趣的是,瑞萨的客户们也伸出了援手——丰田(Toyota)、本田(Honda)和其他企业也派出人手来协助。该工厂一度有近3000名非瑞萨员工在帮忙,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师。因此,工厂6月1日就恢复了生产,比最初的预计提前了许多。到9月底,其生产应该可以恢复地震前水平。
平日里竞争激烈的对手迅速相互施以援手,这种情形在日本其它地方也很普遍。就拿日立化成工业(Hitachi Chemical)来说,它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不远处的浪江町(Namie)有两家工厂,其中一家生产用于重型电动机(用于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碳刷。日立化成工业首席执行官田中一之(Kazuyuki Tanaka)就曾表示,恢复生产比“保护我们的重要技术不被泄露给竞争对手”更重要。这里和瑞萨工厂的情形一样,在接到其他企业的援助并决定接受的整个过程中,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也没有人讨论费用该如何分配。
尽管恢复速度很快,但生产必然受到了严重的阻断。对于日本各大企业的全球客户来说,这些企业哪怕停产几周,造成的损失也让它们难以承受。因此,人们正构想一系列战略规划,以增强复原能力,其中包括提高生产分散程度,并为各个厂址间设计和生产信息的转移做出一些新的安排。这些新策略将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工厂,但如今也有可能推及至与竞争对手的正式协议——以便在未来发生灾难时提供后备工厂。
尽管如此,尤其是考虑到供应链恢复的速度,没有多少迹象表明日本企业打算抛弃它们传统的准时制生产战略,更不用说彻底搬离日本了。供应链及汽车制造业专家、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教授藤本隆宏(Takahiro Fujimoto)坦承,改善供应链的复原能力应放在重中之重,但他认为,这不需要“牺牲竞争力”就能实现。
日本海啸生动地说明了合作资本主义是如何快速调动资源、并为高效但脆弱的供应链提供复原力的秘密之源的。现在,有一点看起来很清楚:这场危机是增强而非削弱了日本独特的资本主义模式。
乔治奥尔科特(George Olcott)是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尼克奥利弗(Nick Oliver)是爱丁堡大学商学院(University of Edinburgh Business School)负责人。
企业培训案例:日本供应链的活力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