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在如何管理金钱上,富人对金钱的管理看重于有效性。富人在理财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即消费不能超过收入,而积攒下来的钱用于投资。即钱生钱。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合理地节约并有效地投资,他的财富就会一点点增多,而善于管理钱财的人最后自然会比不善于管理钱财的人富有。再者穷人赚钱主要用于消费,而富人赚钱大多用来投资。富人会将金钱作为资本,投资于能增值的项目,如房地产、黄金或其他有价值的资产。穷人则视金钱为消费的手段,他们往往将钱花在贬值的物品上,如汽车、电视机等上面。
从理财的角度看,一个人能否成为富翁不仅仅是看能够赚取多少钱,而是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看待金钱和管理金钱。美国的理财专家总结出普通人为何成为不了富翁的几个原因,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低支出比高收入更重要
普罗大众很难想象,成功的富翁很少挥金如土。相反的,他们往往有“视土如金”的倾向。
美国研究者Thomas Stanley和William 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完成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必然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这些被调查的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无独有偶,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提供了更精确的数字:在美国70%的“富婆”和68%的富翁都曾经补过鞋,58%的“富婆”和将近一半的富翁们都用优惠券买食物,近一半的人时常请人修理家具,给沙发换垫子或给家具上光,而不买新的,近一半的人会到仓储式的商场去购买散装的家庭用品……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到超市去之前都有一个购物清单,这样做不仅会省钱,可以避免冲动购物,而且,如果有清单,他们在商店购物的时间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宁愿节约时间用于工作或与家人在一起,而不愿在超市胡乱地走来走去。
从调查结果得出“收入必须高于支出”这个结论并不难,但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换句话说,你位于这条界线的哪一侧,就说明了你目前的消费习惯究竟是健康还是糟糕。
只为真正的价值买单
要论财富偶像,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一般人不会想到,身价466亿美元的比尔·盖茨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甚至对打折商品感兴趣。
关于他在花钱上如何保守有不少趣事。一次,他和朋友同车前往向谢拉顿饭店开会,由于饭店地处西雅图下区,结果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这时,朋友建议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可最终,盖茨认为这个要价12美元的车位并不是一个好价钱,而且拒绝了朋友来付账的好意,因为他认为这是饭店超值收费。
这就是盖茨的特殊之处,而且这并不是吝啬。要知道,盖茨在请客吃饭之类的事情上相当大方,他只是厌恶物值不符。盖茨过着适度的生活,以致无需出售持有的股票,相反他的股票却因分红派股而越来越多。就这样,一个不在意钱的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在富人看来,穷人最容易出现的消费失误往往是把价格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比如,两个相邻的新建住宅区,开盘时价格相差无几,A小区聘请了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公司,B小区的物业管理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有钱人更愿意选择A 小区,而穷人则相反,表面上看支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彼此的消费选择,但事实上由于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两个小区在数年后品质差距极大。一个依然保持着开盘时的模样,反而因为人气见旺而更加成熟,而另一个小区则初露颓势,在市场上的直接反映就是A小区的房价比B小区高出一大截。
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万科开发的楼盘附近都能听到不少,当然优秀的开发商远不止万科一家,但有趣的是几乎国内堪称优秀的开发商,身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伙伴。在这个可以复制的故事里,他们也是很重要的价值提供者。
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出什么才是真正的节俭。将“节俭”定义为“以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为特征,或者是反映了资源使用的经济性”。这里的关键词是资源,不只是首次成本所花费的钱,而是整个动态周期中的资源耗费。因此富人们多购买“极其耐用持久”的家具,购买节能的家电,这些行为的首次投资虽然通常都比较高,但从长远的资源利用和节省看来却是相当节俭的行为。
用投资的盈利满足消费
纽约的安德森美国夫妇最近买了一艘价值23,000美元的船。而买船的钱来自他们对一家股份公司的投资所赚到的部分红利。这对夫妇很喜欢划船,他们还喜欢一起制定家庭预算、研究投资机会以及对长期的财务目标做计划。对于这对夫妇而言,划船尤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不是财富积累所能替代的。事实上,这艘船是一项奖励,他们因超出了所制定和积累财富的目标而相互奖励。其实,他们买船的费用只是在10年前购买的股票中所实现的赢利的一小部分,在他们工作之余,这对夫妇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研究各种股票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了那些特别具有潜力的股票。
而10年前和他们一同加入水上俱乐部的很多伙伴,现在依然无法拥有自己的船。除了缺乏发现投资机会的头脑外,每个月都花钱租船出海消耗了这些人太多的收入。时间的演变让安德森成为了船东,而其他人有时还会成为安德森的客户。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花掉本金来满足需求还是花利息来满足需求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的财富,前者注定难以富贵。而下面的故事可能更加形象:一位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来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警惕合伙消费的优惠
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是银行极力推崇的消费模式,这种分期付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大可不必为自己要一次性投资而烦恼,这对于手头没有资金但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又急于想拥有某件高价商品的人来说,是一种“提前享受”的“好办法”。
但是富人们却并不认同。这并不是因为富人们根本不需要用到分期付款就能轻松享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在他们看来分期付款其实是典型的合伙消费,付款人是和将来的自己合伙降低了消费的门槛,虽然轻易实现了追赶潮流的心愿,但是大大提高的消费意愿却让他的积蓄在不知不觉间就流失开来。
除了分期付款之外,合伙消费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租赁就是其中一种:汽车租赁公司能够帮助无车者轻松实现周末出游的愿望,租车的消费者不用一次性购置昂贵的私家车,借助于与其他消费者的合作,共同使用了租赁公司的车。但别忘了如果没有租车公司,这些消费者大多数都会选择廉价的公共汽车或者是干脆取消出游的计划,支出就能在不知不觉间被控制住。
AA制也是典型的合伙消费。办公室工作的同事,经常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解决午餐。通常5~6个人人均30元就能在公司附近的餐馆摆上简单的一桌,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就餐方式比一个人去餐馆实惠不少,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如果没有聚餐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份快餐或者一碗面条,花费远远小于30元。
无论是哪种合伙消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降低每个参与者一次消费的门槛,提高他们的消费意愿。但随之导致的后果,必然是一些原本可以控制、抑制的支出就这样产生了。所以除非生活必需,这些看似实惠的合伙消费还是应该越少越好。
穷人干一行厌一行
曾经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辩论题,究竟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对于此,穷人与富人亦有着决然不同的态度。穷人说:“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在现实世界都是不存在的。现实世界里只有"干一行怨一行",哪怕这一行是原来非常喜欢的职业,也会因为升迁压力、人事关系、经济收入等等问题,变得面目可憎。”而富人说:“既然选择了某一行业或者职业,仅仅爱它是远远不够的,是要享受它。只有如此,人的能动性就自发地调动起来了,成功也就有了可能。”
如此这般,最后体现在财富上的结果是:穷人一进入工作的状态,就显露疲态,并产生逆反心态,从而升迁缓慢,甚至无望,财富收入的快速攀升更是无从谈起。在薪水止步不前的同时,为了减轻由不喜欢的工作带来的压力,穷人开始花钱做压力释放。发放薪水的第一天,首先大败一笔,犒劳自己如此隐忍的工作; 月中,投资面子工程,挽回因工作操劳来引致的“未老先衰”;月末,为了让自己下个月能有动力继续工作,约上三五好友大搓一顿相互鼓励。如此这般,原本就已经停滞不前的收入,又被不停地做着减法,最后真正到手可以进行投资或储蓄的金钱已经所剩无几。而富人则把别人乐此不疲、通宵达旦上网聊天、打游戏的精神与热忱用到了工作上,进而在财富积累的道路上快步向前。
换言之,富人热爱工作,工作并快乐着;穷人则热爱休息,工作并痛苦着。在某种程度上,富人的勤奋已经远远超过穷人,这个结论听上去出乎意料却又貌似理所应当。西方有教授把几次大规模调查的结果进行组合统计,结果发现高收入专业人士的工作时间与上个世纪时相比增长了,而低技能、低收入工人的年工作时间总量却缩短了。同样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的研究中显示,年薪低于2万美元的人会把自己超过1/3的时间用于被动式休闲,比如轻松休息和看电视,而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人花在被动式休闲上的时间则不足1/5.
富人善于投资自己
福特公司首席技术官路易斯·罗斯曾说过:“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知识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如果你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那你的职业生涯便会快速衰落。”富人正是深谙此道,不断学习、投资自己,他们确信不断充实的职业生涯能力和改进的投资理财方式是通向财富之路。
吉米在硅谷工作30多年,几乎见证了硅谷的发展全程。在那里,IT是个发展速度很快、风险和回报都很高的一个行业。有人问他怎样才能在那里取得成功,他说:“在硅谷,没有永远领先的方法,只有不断的摸索,学习给自己增值,否则你就必然会被淘汰。硅谷中每一个成功的公司也都不是遵循谁的模式足迹,而是自己摸索,不断发展,所以每一个公司或个人要想在硅谷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思考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进行自我增值。在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即使像已经成功的微软、IBM,他们也不敢懈怠,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停滞不前,可能就要被淘汰。”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穷人们总是日复一日地在职场上重复着工作,从来没有危机感;穷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饭碗,因此他们被动、消极、盲目、不懂思考、人云亦云,埋怨社会环境造成其贫穷,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而富人们则无时不感到潜在的危机,他们知道要想保持成功的状态,就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富人重视“自我增值”,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致富,因此他们主动、积极、热情,乐于探究事物的本质,鄞于思考,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我能力的投资是可以无限升值而且无风险的。
相关推荐:
管理软件
杭州品牌整合策划
杭州专项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