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风靡全国。连篇累牍的企业管理论文,卷帙浩繁的企业管理专著,各种形式的企业理论研讨会,都不厌其烦地论述着、讨论着这同一个命题。各种颇具说服力的论据、鲜活的生动实例以及经典的案例都在向人们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长命百岁”,永葆青春;企业没了核心竞争力就会“危在旦夕”,早晚倒闭。在人们普遍惊叹“钱越来越难挣”的情况下,企业家们像对待神秘的一样,虽然不知其所云,亦不得不信服“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神威。企业都希望能正确把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了解自身究竟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多强。
但是,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没有人能说得清。经济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同企业也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说,主要是核心技术、人力资源、特色管理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有的主张还要创建知名品牌;有的相当肯定地认为:制度是核心竞争力……更有甚者,提出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21个要素”。核心竞争力,既然谓之“核心”,就应该是只有一个“心”,为什么会出现四个、五个甚至更多的“心”?“三心二意”是无法搞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时“着力点”的高度分散,无所适从。这种外延过于宽泛的概念将会失去对企业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正如美国麦肯锡公司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核心竞争力像座海市蜃楼,从远处看,五光十色,充满希望,但一接近,它就成了沙砾一堆。”
究竟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这个理论的提出说起。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缘起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建立,供给的相对过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动机,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市场环境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一些老牌的大型企业逐步被迅速崛起的中小型企业打败,特别是日本的一些优秀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攻城掠地,所向披靡,逐步在钢铁、塑料、汽车、电视机、家用电器、半导体等领域脱颖而出,独占鳌头。1980~1990年的10年,是日本企业在与欧美企业的竞争中节节胜利的10年。日本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迫使欧美国家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们对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对比和反思。美国一些经济学者在惊恐之余,潜心对日本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刻而细致地研究。
当时,有三种经济理论占据主流位置。
第一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迈克尔·波特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博士,他认为企业竞争必须在行业、市场结构中寻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通过定位于差异化的产品形象、品质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进而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形成比竞争对手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理论”将竞争分析的注意力重点放在企业外部环境上,认为行业的吸引力是企业盈利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主要依据。迈克尔·波特从市场、产业结构角度出发,提供了对竞争优势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回答了竞争优势“是什么”的问题,即企业可通过成本领先、差异化等策略以谋取竞争优势。然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微观上指导企业的具体活动却显得十分乏力,无法回答日本企业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无法对“竞争优势为什么”的问题给出答案,即对于如何开发自身的能力以实现成本领先,实现标新立异的差异化战略,总之,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机理揭示不够。
第二种,是新的企业管理理论。20世纪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人的管理”,第二阶段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第三阶段是“对管理者的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管理理论也出现了“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实践要求企业管理必须把立足点转移到如何提高组织的活力、效率和效能,培育企业独有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上来。
第三种,就是企业核心竞争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总汇经济学中“竞争战略理论”和以“对组织的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而产生的,二者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这一新的理论,较好地揭示了日本企业的“制胜之道”在于其优秀的公司文化、正确的经营战略和独特的管理制度。从此,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奥秘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管理的最新潮流。
相关产品推荐:
杭州管理咨询
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