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扶持小企业不能仅靠“吃快餐”

企业培训案例:扶持小企业不能仅靠“吃快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温州老板没有想到,他们引发的企业信用危机,催生了中央政府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
9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这是国务院领导对温州调研后,迅速出台的支持政策。动作不可谓不迅速,政策不可谓不实在。政策共9条,涉及金融和税收等,其中既有融资支持,也有减税政策。
以解决短期危机为目的的信贷税收政策,或许可以缓解小企业经营困局,但突然快速增长的小企业贷款,则可能给银行带来新的信贷风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救援政策,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后遗症。我们在为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变化而感到庆幸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困难问题,既与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制度框架有关,临时性的金融财税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前,舆论和学界一直呼吁政府尽快出台支持小企业的经济政策,但政府 “犹抱琵琶半遮面”,支持政策迟迟不见动静。此番温州企业发生信用危机,实际折射出中国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或许担心小企业出现全面性危机,中央政府才做出了迅速反应。
长期以来,小企业发展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这一方面与转型经济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GDP政治有关。
政府长期对国有大企业重视有加,在经济转型期也如此,经济运行惯性和政策惯性习惯于将经济资源向大企业倾斜。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尽管小企业遍地开花,并为经济总量增长和创造就业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是自生自灭,政府从未对小企业发展真正重视过。
而在GDP政治激励下,地方政府也更青睐于大投资大项目,希望可以更快看到经济总量增长。两年前我去民营经济占绝对地位的浙江台州开会,在与当地领导吃饭聊天时,他们就认为台州经济转型重心就是引进国有经济,上大项目。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在投资拉动增长模式下,政府过度强调GDP增长,同时弱化了对就业的关注。即便考虑到就业问题的“4万亿”刺激政策,其重点也放到了并不能带动多少就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世界经济历史证明,小企业才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力量。从扩大就业角度看,支持小企业发展,应该是经济政策的重心所在。
未来中国政府应将支持小企业政策常态化,特别在融资制度方面有所创新。经验证明,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创建初期,天使资金非常重要,但大部分企业可能没有那么幸运能够拿到天使资金,其更多依靠内源性融资,如亲戚朋友或员工集资等。但中国在企业公开集资方面一直管理严格,“非法集资”罪名往往抑制了小企业的有效融资渠道。虽然政府鼓励大银行发展小企业贷款,但大银行出于信息不对称和成本考虑,对此并不积极。此次运动式的鼓励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更多考虑了政治因素,实际上违背了经济规律。
因此,金融制度创新才会真正有助于小企业成长。
另外,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发展服务业。其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企业获得发展机会,如增长迅速的民营快递就是如此。但现实是,民营快递业遭到国有邮政打压,进而乱象丛生,发展堪忧。
总之,支持小企业不能靠吃快餐,细嚼慢咽才是良策。只有将小企业发展放到重要地位,中国经济才能保持长久活力。

相关推荐:

杭州网络营销策划

组织管理系统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