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灰色利润”左右企业生命

企业培训案例:“灰色利润”左右企业生命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培训案例

企业的经营者喜欢炫耀自己有能力把事情“摆平”或“搞定”,其潜台词是什么?
什么是永恒的商道?答案很简单:不做赔本生意。
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利不起早,企业的生命来源于利润之树的枝繁叶茂。但是企业之利,可能是经营性利润,也可能是投资性收益,这是现代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两种利润形态。在传统家族企业中,两种利润分属于两本账,经营性利润是掌柜们的业绩,投资性收益是东家们管的。现代企业把这两种类型的利润合二为一,却必须面对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
储备中的灰色
严格意义上的投资性收益,来自于企业拥有的资产溢价;严格意义上的经营性利润,来自于企业创造的附加价值。但企业的利润往往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之一是:由原材料溢价转化而来的经营性利润。
在美国上市的江西赛维(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加工企业,上市后股价一度高达每股76美元,还有位分析师给出了目标股价高达每股1000美元!后来股价一落千丈,最低时仅三美元!原因是什么呢?是生产太阳能板所必需的多晶硅价格波动。在此期间,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最低时每公斤25美元左右,疯狂时每公斤在400~450美元区间,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多晶硅产业的销售利润大部分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差价收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溢价可定义为“储备利润”;反之,价格下跌的亏损就可定义为“储备亏损”。根据现代会计准则,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按照原材料的买入价计算的,“储备利润”因此可以计算为销售利润,“储备亏损”却可以隐藏在报表之中。
这在过去是极端的偶然现象,但是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如家常便饭,那些高度依赖大宗商品采购的加工型企业(如:钢铁、石油、煤炭和矿产加工等),以原材料价格波动衡量的“储备利润”或“储备亏损”成为常态。所以,在这些企业的经营性利润和原材料价格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总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
搞不定的资产价值
第二个“灰色地带”是企业的资产价值变化。一定规模的企业经营必然有资本性支出,比如:用于土地购置和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投资。投资性收益和原材料溢价一样,也是能够通过会计处理变身为经营性利润的。但这种利润是灰色的,不仅缺乏可持续性,而且具有不确定性。灰色利润的不确定性有二,一是资产价值有升有降,通常不会是单边上升;二是资产升值的溢价多半是有条件的,或者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为前提,或者以市场的可预期成长为前提。就像企业清盘的资产拍卖一样,一旦失去了持续性经营和预期现金流,账面资产绝对卖不出原值,清盘拍卖能实现原值的20-30%就很不错了。
无论是原材料溢价还是投资性收益,企业的灰色利润都有可能转化为经营性利润,这种可能性的实现取决于企业的流动性管理。多数人以为企业经营的重心是生产和销售,这是传统企业的思维方式,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把投融资行为纳入了企业的常规经营,而投融资决策的偏好把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净利润转变为现金流导向的商业模式,所以商界常说的是:不怕没钱赚,就怕链子断!企业的灰色利润能否兑现为真金白银,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的资金链与现金流,这就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经营者在生产和销售的管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流动性管理的能力,能够在企业的利润增长目标之下,掌控现金流和资金链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企业的经营性利润背后,隐藏着现金流和资金链的动态平衡。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喜欢炫耀自己有能力把事情“摆平”或“搞定”,其实,“摆平”的潜台词是不平衡,“搞定”的潜台词是不确定。不平衡的事情才需要“摆平”,不确定的事情才需要“搞定”,所以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利润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基业长青的秘诀就是不断从失衡到平衡的过程,要求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在不确定性之中及时把握相对的确定性。

相关推荐:

组织管理系统

杭州管理咨询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