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组织、企业的兴衰,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源,取决是否有洞彻体系本质之人才。若不能把握此问题之根本,一切的掩耳盗铃,或是饮鸩止渴,或将引火烧身。我们再次尝试从满清政权倾覆,来究竟企业政治之要义。
满清入关之初,吸取蒙元政权失败的教训,实施“满汉一家”的官僚体制,让满族人与汉族人共同治理国家,从而,使全国的汉族士子有出仕的机会。尽管这种作法引起了满族贵族、官僚的不满,执行时有些折扣,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士子们的认同。
1792年,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带着与大清国“互通有无”之使命来华,却被乾隆皇帝以“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回绝,其回国后发表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评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康乾盛世,是中国精英政治,在封建社会最后一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努尔哈赤的皇子、皇孙并不是代代英明无比,当马戛尔尼所讲的优秀船长——乾隆皇帝去世后,精英统治下的爱新觉罗家的大清国开始衰落了。
满清的每位船长并非四万万中国人之殊胜者,而是凌驾于四万万人之上的血缘政治的结果,这大大缩小了优秀船长的选拔面。
中国彻底切除血缘政治,还没超过100年,儿皇帝的悲剧不胜枚举。东汉王朝有11位皇帝是未成年登基,其中,有一位是1岁登基,2岁驾崩,还有一位2岁半登基,3岁驾崩,英年离世的有5位,未成年离世的有5位。最长寿的是末代汉献帝刘协,在曹氏掌权下,活到54岁,在位31年。
满清入关后的10位皇帝中,有5位曾是儿皇帝,顺治、康熙最终获得了很大的政治成就,但后面这三位儿皇帝(同治、光绪、宣统)就没那么幸运了,不仅他们没成为优秀的船长,在曾国藩看来,那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幕后之主——慈禧太后也不是什么“中兴之主”。
血缘政治,只能从皇族中选择皇帝,极大缩小了人才的选拔面。同治是咸丰的儿子,光绪是咸丰七弟的儿子,宣统是光绪弟弟的儿子。全中国四万万人民中,难道就没有才华超过这三个粑粑孩子的吗?
人才的任免,如果不能脱离血缘、党派(派系),若干人才只能沉睡。然而,他们不会永远沉睡,他们终归会醒来,在他们醒来之时,会变得十分强势,以至于左右国家政治之浮沉。
当然,儿皇帝能否有成就,也在于官僚体系的能力。如果大臣们才能、德行很高,他们可以制订出适合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儿皇帝推也被推走了,相反,一群腐败的官僚,别说是儿皇帝了,即使是老皇帝也无可奈何。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并非无能之辈,但官僚体系已腐败至极,凭他一人之力,万难挽狂澜于将倾。
血缘政治下的船长,如果一直无能下去,一味想通过制衡精英来管理国家,必将引发被制衡精英双方的同流合污,会逐渐掏空国家利益,使政权命悬一线。为了更大的利益,精英们会做出另外的选择……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有远见的官僚、士子[1]们起初是寄希望于洋务运动救国,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1年的庚子赔款,尤其是小小的日本(君主立宪)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竟然打败了大大的俄国(君主专制),使官僚、士子们认识到,“日俄之胜负,乃立宪之胜负”。
为此,清廷派大臣专门到英国、德国、日本学习君主立宪,并于1906年向全国老百姓(主要是士子、官僚)承诺,9年后采取君主立宪,现阶段是过渡期。这和我们今天听到中央政府的言辞是一样的,要逐步过渡(渐进),而不是一下子转变(硬着陆)。在此期间,各地巡抚、总督不停要求清廷立即实行宪政,组建内阁,全国士子也纷纷上京请愿。但清廷依然坚持当初的立宪时间表,并斥责包括山东巡抚孙宝倚等的急心迫切。
清廷最终做了让步,于1911年组建了内阁,然而,不做改善也就罢了,这次组阁使其成功沦为自己的掘墓人。第一届13名内阁中,有9名满族成员,其中7位是皇族,汉族内阁只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全国的官僚、士子们彻底绝望了,他们希望满汉一家,希望依靠清廷救国(立宪派)的理想彻底破灭了。这次组阁,把晚清时期的“立宪派”与“革命派”之争,变成了清廷与革命派之彻底矛盾,噩梦开始了。
清廷成了——孤家寡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稀里糊涂地胜利了,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的胜利根本就不符合逻辑。起初,由于泄密导致高级军官全部被捕,仅仅是一个低级军官竟能成功领导起义。起义成功后,这些军人自己都傻眼了,好不容易才找了位旅长代掌兵权。41天后,全国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短短4个月时间,一个若大的满清政权就完全土崩瓦解了。即使是太平天国在洪秀全死后,还坚持了14年的斗争。这像不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人心向背,一目了然。
从国家政治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政治的脉络,而企业政治又是企业保证长治久安的必由之径,这是不容回避的。
作为企业带头人,必须具有强大的政治感召力,有能力在诸多派系、见解之中独善其身,不至于在航行中迷失方向。为此,皇帝要统治国家,必须配备为数众多的谋士,甚至构建情报网,以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资迅。
船长常常配明线、暗线的参谋人士,在企业面临重大问题时,这些人会提供来自各个层次、方位的解决意见、主张。作为船长,必须能够感召这些人,感召他们效力于自己,这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如果你不做,别人就会做)。
船长再优秀,满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儿,他需要一支优秀的精英队伍,来落实他的构想、抱负。大清朝的兴盛有精英的功劳,大清朝的倾覆也是精英们的墙倒众人推。
在企业中,管理队伍必须是由精英组成,绝对不能出现无能之辈坐在管理者的位子上,时时刻刻要提高精英队伍的素质能力,不应由于害怕精英造反,就压制有才华的精英。一旦有才华的精英被压制,很容易导致另一个麻烦。
皇族内阁,使“立宪派”的精英彻底失望了,也可以说这断送了大清国的未来。精英的利益是不能用来试探的,3000多年以来,每次成功的起义统统是精英领导的,没有精英的支持,乌合之众从未成功过。
如果切断了精英的利益,令其对企业失去了希望,任凭船长呼风唤雨,他也只是孤家寡人。我们看看开发区所有的罢工企业,都是由于船长失去精英的心。当工人罢工之时,绝大多数精英都袖手旁观,窃喜不已。
这是我们从满清失去政权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由于担心与自己离心离德,不效忠于自己的精英,船长往往敬而远之。然而,品德与才华总是相辅相成,那些才华横溢的精英总是怀有崇高的理想与宽广的心胸,他们需要最多的仅仅是——尊重。
驭人之术,是船长的必备能力;驾驭不同派系的精英,是船长的突出能力;获得不同派系精英的大团结,是船长政治才华的最高体现。
对有些船长而言,企业政治是场噩梦,令其苦不堪言,以早日逃离为快;对有些船长而言,企业政治是张温床,令其乐不思蜀,醉死女儿乡;对有些船长而言,企业政治是匹驰骋万里的骏马,可以一展飒爽风姿。无论如何,谁能认识它的真相,谁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先机,企业政治不会以船长之喜恶而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