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本来与麦当劳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这是两个巨人之间的展示,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的学习者,只能用学习的这样一个好的职业心态看待这一切,感悟之间,我们经营者会有得有失,因为,历史虽然不相同,但是经验对每一个市场者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善于学习,才能成功。
在商业运作上,我们还是要洋为中用,不妨再让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两者都可以称之为是美国的文化的代表
麦当劳以美式的快餐文化著称之世,目前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店,全球营业额约406.3亿美元,199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至今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在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去麦当劳的,即使没有,作父母哄孩子也是说要带孩子去麦当劳的。
星巴克以小资“我不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办公室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间,美国有一项评选,20世纪最后25年影响美国人文化和生活的最重要的25样东西,星巴克名列其中。
给我们的思考的是这两者能称之为文化吗?显然不能,但是它们都是作为美国向全球市场输出的美国文化,麦当劳创造的提出一种“方便、服务、质量”的饮食方式(其实就是环境),星巴克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特定群体的消费方式,以一种休闲、小资情调的个性文化,喝咖啡在美国很平常,但星巴克从这一份平常中提出一种“精致生活,研磨咖啡”的回归自然体验。卖咖啡门槛很低,但是要把咖啡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门槛却很高。从麦当劳与星巴克中,我发现美国公司是很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的,美国生活方式而且这个文化几乎被它们发挥得极致。
值得提示的是:学习不等于模仿。美国文化不一定适合于中国,这对于一些喜欢采用“拿来主义”的企业来说一定要三思,在这方面,可以说中国的特许经营行业大多都是以麦当劳为蓝本,复制一个成功的加盟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可惜的是成功的并不多,特许经营行业至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其中的原因是要让我们深思的。从市场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等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固有儒家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不少精英开始以“洋血统”自居,以前国家对引进外资是大力支持,现在我们不得不要想一想,引进外资我们能得到多少,还会失去多少?文化是企业的内涵,是公司的精神象征,可以想一想,国内的很多企业是怎么做的,往往是把有限的资源拆分于拆分,注重于局部市场,而忽略了全部市场,只重视营销,而不管管理,也就是说我们只处于战术阶段,而文化是属于战略的范畴。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那么,成功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在麦当劳的工作手册里规定:牛肉食品要经过40多项明确的品质检验程序;食品制作后超过一定的时间期限后即丢弃不卖,如汉堡包的规定时限是10分钟、炸薯条的时限是7分钟;他们还规定出肉饼制作必须由83%的肩肉与17%的上选五花肉混制等等。
星巴克这这样做的:比如,为了保证口感,他们把咖啡的制造过程精确到秒,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LaMarzoccoespresso(蒸汽加压煮出的浓缩咖啡)应该是在18秒到23秒,如果17秒或者超过23秒完成了制作,就要被倒掉。再比如搅拌棒的问题。不少咖啡搅拌棒是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散发一些树脂,从而影响口味和健康,所以星巴克的研究人员用了18个月时间,对这个小小的搅拌棒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星巴克在每个店面都配备了最好的净水设备,这些都花费不菲。他们在门店的咖啡豆,如果7天内没有用光,就必须倒掉。
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企业做到了吗?有的企业老板与我交流说,这个我们企业也可以做到,可是这样做业绩好像并不是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原因,我们的员工,在对于一个新进员工的培训上岗过程中,我们的公司最短的可在几个小时,这个新进员工就开始独挡一面了,我们的企业解释是,在磨砺中成长,可是,在西方公司,是要花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员工才能算是上岗,如果说没有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你还能指望员工会注重细节,一字不苟的完成即定的流程吗?显然不能。学习细节是一种态度,但是除了细节之外,我们还要学习很多东西。
麦当劳目前在中国以50%合资、合同合资和外资独资三种经营方式为主。麦当劳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营运收入、从加盟店收取的服务费和直营店的盈余三部分。资料表明,麦当劳收入的1/3来自直营店,其余来自加盟店,其中,房地产收入占这部分收入的90%。
星巴克最初进入中国,和不同合作伙伴或组成了合资公司或授权特许经营,在3个不同区域发展星巴克店面。和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星巴克从2005年开始在华的独资计划。
相比较两者都是健康公司文化产业,都是细分产业的佼佼者。虽然同处服务行业,但是麦当劳和星巴克都不把自己定位在“卖汉堡”和“卖咖啡”,他们成功输出的都是经营模式,公司最初成功的是产品,获得收益的是品牌,开店的速度和节奏才能保持稳定,而耐以传承的应当是自己的内生长机制,特别是麦当劳在特许经营模式的背后,还有一条收入暗线是房地产收入,这既是它的特色也是成功持久至今的秘密。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其经营理念。在全球麦当劳的体系中,麦当劳餐厅的营运是很重要的一环。早在2007年3月,麦当劳就在内地的餐厅推出了一款普通咖啡饮品——特级香浓咖啡。“可以无限量续杯”一度成为该咖啡饮品的最大亮点。
另一方面,麦咖啡在2000年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了5家咖啡店,“这些店是独立于快餐店的,且一直处于试运营状态”。而此次,麦当劳中国则选择依托现有的麦当劳餐厅资源推广麦咖啡业务。据麦当劳中国首席市场推广官张家茵透露,产品不仅在普通门店、得来速餐厅有售,还被纳入到麦当劳最新推出的24小时“麦乐送”外卖送餐的菜单中。
与“麦咖啡”交手,星巴克在价格、销售渠道管理等方面都不敌竞争对手。美国的杂志就曾指出,麦当劳的咖啡不仅在价格上比星巴克便宜,味道也比星巴克更好。麦咖啡以鲜煮、平价、24小时供应为卖点,在经济低潮期对坚持走高端路线的星巴克具有一定优势。
这一点告诉我们:即使你的企业在行业内是巨头,但是创新意识和竞争需求是市场生存的重要工具,在这一点上,大企业和小企业都是同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国内的海尔、华为、海信、联想等成功企业,国外麦当劳、宝洁等成功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成本都占公司成本的10%以上,连微软的盖茨说过:我的公司离契产永远只是18个月。这个全球垄断的巨头如此说,那么,你的公司呢?永远会离破产有多少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