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变革很难,要提高变革成功率,就要在影响员工态度和管理行为的基本要素方面达成共识。通过考虑关于员工如何看待所处的环境,以及如何选择行动方式,就能够大大提高变革成功的几率。
要使员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成为优秀员工,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因为员工必须看到变革的目标,并且认同这一目标;二是角色楷模,;三是强化机制,因为系统、流程和激励机制必须与新的行为方式保持协调一致;四是职业技能培养。
创作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在变革管理思想中,对于创作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变革故事、将其传达给员工,并在不断进行的沟通和参与中贯彻始终的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而这修妖克服三个问题:其一是能激励管理者的变革故事却不能激励大多数员工。其二抱着良好愿望的变革领导者投入大量时间传达变革故事。其三采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特点的变革故事,以创造真正的活力。
角色楷模。传统的变革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采取行动,成为所要求变革的角色楷模,并动员一群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推动变革向组织的纵深发展。但实际上,角色楷模问题的真正瓶颈在于,必须知道在个人层面上有哪些东西需要变革。其实“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并不是实现变革的万应灵药。几乎所有的变革管理著作都强调了确定和动员组织中某些关键人物的重要性,他们或者因为其职位,或者因为其人格魅力(或二者兼备),而对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具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这确实是一个合情合理、永不过时的忠告。
强化机制。传统的变革管理理论强调了在组织结构、流程、系统、目标设定,以及激励机制中强化和引入所期望的变革的重要性。为了使这些机制更加有效,必须考虑到人们的行为表现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要将真正意义上的薪酬与变革计划挂钩的做法整合到基于一大批指标来制定的薪酬体系之中,是极其困难的。当然,流程和结果必须公平。如果情况与员工们具有的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其他一些观念发生冲突的话,他们就会反对自己的一己私利。
能力培养。变革管理强调培养期望的变革所需要的技能和才干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变革成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员工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所想、所感和所信。当管理者试图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来提高绩效时,经常会忽视员工的思想、感情和信仰,而正是这些驱使着员工的行为。同时仅有良好的意愿是不够的。优秀的技能培养计划通常都会考虑到,通过亲自动手去做,要比光是用耳去听的学习效果更好。这些技能培养计划采用了许多互动式模拟和角色扮演,而且参加企业培训的员工也承诺,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将会实践所学到的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