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柳传志的“联想之星”希望打造出下一个联想

柳传志的“联想之星”希望打造出下一个联想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发掘未来之星

  作为国内最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基地,中科院一直鼓励科技人员带着科研成果创业,而经过公司化改制和股权的社会化改造的两轮改革之后,中科院诞生了一批优秀企业。

  中科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国科控股)副董事长、总经理邓麦村向CBN记者透露,目前中科院旗下的500家企业中,销售过亿的已有42家。

  联想诞生于此,也成长于此。

  “但存在的问题是,科技人员办的企业难以摆脱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像联想那样在管理等方面提升到一个高度。”邓麦村说。

  而担任中科院院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也一直有个理想,希望在中国科学院再办出一两个联想这样的企业。因此,当柳传志向路甬祥提出办一个培训班帮助中科院培养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后,双方一拍即合。

  2007年12月联想控股与中国科学院共同规划创办了联想学院, “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这个培训班分为面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人员培养的实训班和面向有产业化发展潜力的技术带头人培养的研修班,分别由联想控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主办,共培养了95名学员。

  这个培训班联想控股共投入300多万元,并由联想投资的高管兼职进行管理,设计了学员最关心的国内外科技转移的挑战、知识产权与标准战略课程、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等总共十个模块,柳传志还亲自上了两堂关于如何成为CEO的课程。

  作为我国氮化物半导体领域的前沿领军人才,徐科在2007年春节前后辞去了北京大学教职,与几位合作伙伴一起到苏州工业园区筹建中科院纳米研究所,并成立了公司,开展第三代半导体–III族氮化物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及产业化。

  虽然已经是公司的负责人,但作为科技人员,徐科发现,自己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而在企业文化建设、CEO如何选人、用人,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更是“两眼一抹黑”。

  进入特训班后,他发现,同班同学也大多如此。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们共同的感受是来自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会了把企业和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摆脱了原来科研人员以科技为本位的模式思考。”徐科告诉CBN记者,通过学习,他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新认识,想清楚了为什么干这件事,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坚定了他做下去的决心。

  联想之星一期的报名人数有140多人,最后只选出了30人;而今年的第二期没有任何宣传,就已经有100多人报名。徐科说,很多学员都是带着很多问题来学的,包括科技骨干怎么设计期权等这些问题,他们原来是没有答案的。

  死磕下去以期打造出下一个联想

  与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密切结合则是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的另一大特点,培训班积极鼓励并帮助学员获得创业创投资源和资金,使创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柳传志在接受CBN专访时也阐述了他的初衷:“我们国家要屹立在世界经济强国之中,仅靠拼人力、拼资源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科教兴国,要靠高科技产业化。经过长年的实践和观察,我知道屡屡要突破总是不顺利的瓶颈在哪里。”

  一年下来,这个班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而且发展的方向、路线愈发明朗。

  30人中,除原有的十八名学员已成立公司外,又有四名学员成立了公司;七名学员获得了投资,其中外部投资5个项目,联想控股投资2个项目。一名学员进行了技术转让,四名学员正在谈合作产业化。也有的学员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做CEO,愿意寻找CEO对他的项目进行产业化。

  柳传志表示,联想控股做这件事情是下了死磕的决心,因为这件事情最大的难度是容易有头无尾。“我们之所以叫死磕,就是事前充分考虑过,认为这件事能做成,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要院领导支持,联想就一定能在全国燃起这把大火。”

  柳传志希望保持教学的质量,因此第二期联想之星依然只有三十个学员。

  但是会有一部分地方优质生源,而对第二期组织者的考核的一个内容就是第三期的开拓,“因为我们现在是星星之火,但是一定要成为燎原之火,你不做好准备,就达不到燎原的目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