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江浙一带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走走,就会发现,那里很多其貌不扬的人,其实可能就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他们或者从事的行业并不起眼,或者刻意的行事低调,或者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也就不曾进入公众视线,从而成为“隐形富豪”。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做个“隐形富豪”?这首先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密不可分。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古言古训,世代植根国人心灵深处。不少人担心,一旦出名,难免引来多方骚扰与非难,与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一时,倒不如偷偷赚钱自个乐得美。的确也是,你看,一旦把谁排上了富豪榜,这个人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你说,谁还肯上诸如此类的富豪榜?
企业发展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甘做“隐形富豪”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在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非“阳光”的因素依然存在,甚至随着市场竞争的愈趋强烈而有增无减,遑论其发展初期了。一个老板倘若行事高调,出头频频,难免引来各路神仙这样那样的质疑:他与政府部门有什么说不清的瓜葛?某某高官是不是他的后台?他是不是有什么权钱交易行为?如此等等。
当然,也不乏这样的富豪人士,他们本身没什么问题或没什么大问题,但压根儿就是个思考型、爱安静的人,不愿与他人有过多的结交,就想踏踏实实做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好了,就是乐趣,就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们不愿人说好说歹影响了自己的判断,更不愿在是是非非面前劳神费力,浪费时光。即使有什么必须企业高层出面的事,也是打发手下人应付。久而久之,外人也就习惯成自然。如此一来,企业做大了,老板依旧是个“隐形富豪”。但一旦企业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这默无声息的“隐形富豪”才突然间遐迩闻名,浮出水面了。
在发达国家,由于社会透明度较高,市场机制健全,法律完备,好像不见“隐形富豪”之说,比尔·盖茨、巴菲特或者沃尔玛的老板,都是台面上的富翁。或许熏文化的、社会心理的以及体制转型等因素,带来了中国以至东方国家特有的“隐形富豪”现象。
“隐形富豪”并非全然“问题富豪”。做企业某种意义上犹如做学问,也需要寂寞与孤独,企业家过于抛头露面,并不利于静下心来思考企业潜藏的问题或企业的未来。当然,倘若是因为企业有太多非“阳光”的东西而不得不做个“隐形富豪”,又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