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管理:管理者如何进行学习和实践

企业管理:管理者如何进行学习和实践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1.对完善思维体系的帮助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这些人的工作被顺利完成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而确立企业科学的目标体系,将目标体系分解为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并最终保证企业能够获得其成员个体努力的最大综合成果,这一切的责任都需要由企业的管理者完全承担。

管理者承担上述艰巨的责任,所依靠的不是其发达或者不发达的肌肉系统,而是其思考能力,其完整而科学的思维体系。所以,对管理者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该,也必须首先关注怎样帮助管理者建立完整而科学的思维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在千变万化的管理实践中,持续保持其对目标体系的正确认识,对于工作方法有效性的正确认识。

所谓思维体系是指,包括人们价值观、思考习惯、正误判断标准等内容,由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反应方式所构成的主观思想系统。TPSS管理思想认为,科学的思维体系需要包含这样的3种主要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结构性思维过程和方式;流程式思维过程和方式;作业型思维过程和方式。

(1)结构性思维,主要应用于针对价值(正误)、要素(条件)、结构(逻辑)、目标、规律、等范畴的内容进行思考的时候。

(2)流程式思维,主要应用于针对顺序、因果、时间、空间、过程等范畴的内容进行思考的时候。

(3)作业型思维,主要应用于针对空间、时间、物品、工具、动作、标准、方法等范畴的内容进行思考的时候。

管理者利用上述3种主要的思维过程,对诸如:企业的利益、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和目标体系、企业工作整体结构和岗位设计、企业各项工作的评价等等管理范畴进行思考、设计、组织、检查、评价等工作,并从其实施方法的有效性,和对结果的价值判断上验证、证实自己的价值。

毫无疑问,本书所倡导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结合管理实践的要求所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产物。

2.实用的理论和方法

只有实用的理论和方法,才对管理者有意义,才对管理者的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只有首先了解管理者的工作特点,才能够明确什么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管理者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应该说绝大多数管理者都具有这样的共性: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有相关经验;相对自信。

因为工作压力大,所以容易产生“从快心理”,更容易对“成品”和“半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产生需求;因为时间紧张,所以不容易进行深入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学习;因为有相关经验,所以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大量“下意识”的决定,并难以对“下意识”中的缺陷实施具体的调整;因为相对自信,所以不容易对自身成长和学习方式做出调整,不容易提高对于纠正“自以为知”的热情。

根据上述情况,一般认为,对管理者工作能够实际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包含这样一些特点:

(1)逻辑简单,利于理解和复制。

管理者最需要、最希望其下属具有与其相近、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所以,逻辑简单,就利于其自身的理解,也利于其在管理范围内实施教育、复制。

(2)道理深刻,同时描述方式灵活多样。

管理者最需要在相对宽泛的领域中,寻找并确定什么是有效的方法。道理深刻,就更容易接近规律的本质;描述方式灵活多样,就更能够对相对宽泛的工作领域起指导和启发作用。

(3)利于统一认识,规范语言和行动。

管理者在工作中最需要听到和给出结论性的语言,看到和做出直接接触实质性工作的举动。所以,对其具有指导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需要能够在这方面为其工作提供方便。

(4)便于随时补充和丰富。

管理活动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富于变化的活动,会对计划进行随时的调整,也会随时产生对结果的新认识。所以,对管理者具有指导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需要能够随时帮助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加深其对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对方法应用的熟练度。

勿庸置疑,本书所强调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结合管理实践的要求所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产物。

具有上述特点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其核心作用应该表现在:

(1)对完善管理者的科学思维体系有显著的帮助;

(2)对促进管理者认识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3)对管理者开展具体工作给予明确的指导;

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对这三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3.对认识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

竞争的内容和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够决定自己要参与什么领域的竞争;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够树立有效的目标体系;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所设立的目标;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评价管理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结论:

未来的竞争将围绕方法展开

决定未来竞争胜负的因素将取决于上述各个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行

未来,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将是企业持续提高工作方法有效性的能力高低。

管理者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实现管理的价值,不能不对未来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不使自己的管理方式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不能不同时帮助下属提高其对未来变化的理解水平。因此,对管理者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必须能够在:促使管理者理解上述发展趋势;方便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用这种思想和方法;协助管理者用这样的思想和方法教育下属;等方面,给予管理者以切实的启发和帮助。

可以肯定本书所阐述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结合管理实践的要求所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产物。

4.对具体工作的指导

毕竟企业聘用管理干部,不是为了其个人的思维革新,不是为了其提高对未来发展方向判断的准确性,而是为了使其服务于企业目标,服务于日常的管理工作。所以,对管理者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具体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

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对具体工作的有指导意义?就是该理论和方法必须涉及具体物品、具体现场、具体操作者,具体加工方法,必须与现场和实物融为一体。具体地讲,就是要将管理者每天所处理的各种问题,各项工作进行分类,对管理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勿庸置疑,在这里提出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结合管理实践的要求所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产物。

现将管理者工作中各类要素按照这样的方式加以拆分:

(1)目标:

不论是管理者本人,还是其下属,要想不断地提高工作方法有效性,其第一步就必须不断提高目标的清晰度。

(2)人与工作:

在所有的被管理对象中,最具变化,最具挑战性的就是人。管理者必须使下属从事他们能够和愿意胜任的工作,才证明奠定了实现管理职责的基础。也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够针对管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工作的要素:

什么叫提高方法有效性?就是发现和解决关键的问题,就是掌握并利用工作的规律,就是明确工作的要素并加以应用。这里所反复强调的管理方法和体系将工作的要素归结为:工作实质、工作方法、工作成果等三个内容。

(4)实施影响力的方式:

所有的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既然未来竞争将围绕方法展开,那么企业就必须促使员工不仅通过体力贡献于企业,更要通过智力贡献于企业。因此,对员工实施持续有效的影响就显得极其重要。本书在强调制度和环境的基础上,将有效的影响途径归纳为语言、行为、思维三类,并逐一说明实施影响的方法。

(5)过程的控制:

为实现对于过程的有效控制,本书将工作实施的过程拆分为围绕价值链、形成工作链、落实支付链、积累组织经验等四个阶段,并细化为23个具体步骤,使得管理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逐一的对比,从而改善其对于变化的应对能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