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9月7日独家获得的重组协议显示,山东钢铁已为“小股东”杜双华设置了退出路径—-推动新日照钢铁上市,使杜双华等人持有的股权转为上市公司的股份,杜双华“可从资本市场退出”。
而在交出日照钢铁权杖后,杜双华已在寻求“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转型”。
一位权威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杜双华而言,在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的过渡期结束后,日照钢铁将会成为一段历史。在此过渡期,杜双华可能在投资领域,或者其它钢铁企业的重组中,寻求新的机会。
不过,在此之前,杜双华仍有“义务”解决日照钢铁的遗留问题。
9月7日,山东省国资委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如何处理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1215.HK)持有的日照钢铁近30%的资产,“正是令山东钢铁头疼的一件事情,但解决办法还是有的”。根据重组协议,日照钢铁的全部固定资产,都将进入新日照钢铁。
重组悬念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独家资料,在此次重组中,日照钢铁的“出资资产”包括,包括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日照型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轧钢有限公司、日照旭日发电有限公司、日照京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6家法人单位。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上述6家公司中,杜双华个人平均持股比例超过70%,其余不到30%由日照钢铁其他高层持有。
但此等资产价值几何,目前皆无定论。
前述山东省国资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具体重组方案已基本确定,但资产评估尚未开始,因此,山东钢铁具体将出多少现金,还需等待评估结果。根据重组协议,日照钢铁将在9月16日前提供重组范围内资产和负债的清单,同时将聘请相关机构开展资产评估工作。
此等资产的评估值,扣除由新公司继承的原日照钢铁负债,即为杜双华等人对新公司的出资额。本报记者获悉,新日照钢铁的注册资本,将为评估后的“净资产值”。
据山东省一位银行业人士提供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日照钢铁总资产约为350亿,净资产约为130亿元,负债率约为60%。
重组的另一大悬念是,开源控股目前的持有日照型钢30%权益、日照钢铁有限公司30%权益,以及日照钢铁轧钢25%权益,亦被明确划入此次重组的范围。
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述山东省国资委官员仅表示,山东国资委方面已就该问题与杜双华进行洽谈,但目前并没有具体解决方案。
根据重组日程安排,在9月6日之后的180天内,双方应完成对新公司的出资(资产交割)。
去杜双华化
但持有新日照钢铁67%的股权,并非山东钢铁的终极目标。
此前,在重组日照钢铁频频遇阻之时,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邹仲琛曾多次在集团内部会议上强调,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在杜双华成功“借壳上市”之后,邹仲琛的态度依旧坚决。
9月6日,山东省政府发布的新闻稿称,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山东钢铁产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山东省政府的目的已经很明确,要将山东钢铁打造成超大型钢企,除了并购日照钢铁,它还有并购青岛钢铁的意向,虽然目前难度比较大。”山东某国有钢企负责人表示。
而在山东钢铁的蓝图中,杜双华已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山东省政府承诺,重组完成后,将尽快推动新公司上市,以使得杜双华等人持有的股权能转为上市公司的股份。“根据协议,杜双华将对新日照钢铁未来上市予以全力配合,届时,杜双华很可能从日照钢铁全面退出”。
而在新日照钢铁上市之前,杜双华等人若寻求出售所持有的33%股权,山东钢铁则拥有“优先购买权”,“股权价格将按市场规则进行”。
杜氏“过渡”
挥别日照钢铁,对杜双华来说,是一个终将发生的事实。事实上,在2009年9月6日之前,杜双华对此已有意识。
一个典型的细节是,日照钢铁的厂区,呈现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这与其不断调整厂区布局有关,而调整的目的,用杜双华自己的话说,是“考虑到不要和国家的布局冲突”,但“没想到避开了国家的规划,却避不了省里的规划”。
但正是这一个“没想到”,使得杜双华不得不“裸退”。
不过,在外界人士看来,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与山东省政府之间的博弈,杜氏仅是“不彻底的失败”。山东钢铁亦为杜双华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
在重组方案里,双方签订一个“过渡期经营协议”。所谓过渡期,即自“资产交割完成之日”起到“新公司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为止。
在过渡期内,日照钢铁上述被重组的6家子公司资产,将由各公司继续租赁经营,并向新日照钢铁支付租赁费。同时,日照钢铁必须根据国家和山东省钢铁产业统一规划,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及产能。过渡期结束后,新日照钢铁将受让原日照钢铁与钢铁主业相关的全部业务。
这一可能将持续半年至1年的过渡期,被杜双华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转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