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太子奶的品牌保卫战

太子奶的品牌保卫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残局:遭索债诉讼品牌恐难保

据上海媒体报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9月25日正式开庭审理荷兰银行诉太子奶1.5亿元贷款逾期未还案。

太子奶2008年年中被曝资金链断裂,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其最大的债权人之一荷兰银行从2008年12月开始催还已于2008年7月30日到期的1.5亿元贷款。然而,太子奶方面在开庭时称,双方曾在贷款到期后达成延期一年的“私下协议”,此协议包括太子奶与之签署抵押与质押担保,其中包括“太子奶”品牌。

作为太子奶创始人及董事长,负债累累的李途纯,无心纠缠于法律战中,他委托代理律师提出和解意愿,并继续保持与荷兰银行的品牌质押等担保。不过,荷兰银行则对太子奶的偿债能力抱以怀疑。

或许,“腹背受敌”此时更适合这个企业。就在两个月前,传出了雀巢计划收购太子奶的消息,引起了一场民族品牌保卫战的轩然大波,如今这家一直虎视眈眈的外资企业仍在威胁着太子奶。一旦荷兰银行将太子奶品牌收回进行拍卖抵债,那么雀巢便将获得一个出资购买的绝好机会。

缘起:盲目扩张的代价

将太子奶逼上梁山的正是李途纯。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曾在今年年初公开表示:“他(李途纯)为了尽快上市,在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逆势下盲目扩大规模,终于套住了自己的脖子。”

为了扩大产能,李途纯在2007年与高盛、大摩、英联等签署对赌协议。如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可降低出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奶业专家陈渝称,李途纯和太子奶就倒在了这份激进的“对赌协议”上。

太子奶的业绩增长没能达到预期。去年年底,李途纯因接受三大投行追加的3000万美元而让出手中61.6%股权。太子奶成为外资控股企业。危难之时,湖南省株洲市政府介入,由国资背景的高科奶业紧急托管太子奶。政府介入托管时,李途纯手中持股全部抵押给高科奶业,其实际已无权限处置名义上拥有的股份。

今年7月份,雀巢设局低价“抄底”太子奶的消息见诸报端。李途纯则自曝,早在2006年就曾拒绝来自雀巢的“美意”。这一次,在文迪波已与雀巢进行多轮谈判之际,李途纯又毅然站出来反对。随后,由于媒体高调关注民族品牌不保的结局,收购一事一度搁浅。

出路:谁出钱多品牌是谁的

目前摆在太子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保全品牌。

“避免太子奶品牌被荷兰银行收走并进行拍卖的惟一出路就是找人出资。”中邮证券分析师刘启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说,从太子奶陷入债务纠纷的现状来看,其本身的资金能力以及向周边关系网求援的可能性,都被证明是接近为零。如果不能按协议日期还贷,荷兰银行有权按不良贷款来处理太子奶,即将其抵押的品牌出售,获得的资金用来抵债。

理论上讲,这还并非太子奶这个民族品牌的“绝路”。刘启称,银行拍卖将遵循竞价原则,出资最高者得到拍卖物,因此如果有其他民族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对太子奶品牌感兴趣,只要出资够高都能够挽救太子奶免于落入外资手中。

然而,能有国企敢于出手吗?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并不乐观。

他认为,太子奶很难有像蒙牛遇到中粮一样的命运,太子奶虽位列国内乳酸菌老大,拥有行业的研发、制造等领先优势,但乳酸菌毕竟只是乳业的一个品类,国资委出面的可能性不大。

朱丹蓬还表示,太子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非常复杂,在审计之前很难看清有多少窟窿,因此国有企业也会担心自己出资后的风险,因此“不敢出手”;至于民营企业,则没有如此大的资金实力。

争议:又一个民族品牌覆灭?

如果太子奶成功被雀巢收购,这个品牌可能被“灭掉”。正如中国曾经出现过的著名国货品牌,在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大部分都淡出市场,其中包括活力28、熊猫洗衣粉、乐百氏、天府可乐等。

朱丹蓬强调,更重要的是,消灭了国内乳酸菌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雀巢可能将这个市场掌握在自己手中,夺取发言权。多位专家呼吁,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行业有着重要地位,应该防止外资通过收购取得定价权。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雀巢看上太子奶为的是销售网络。“雀巢旗下奶粉、液态奶、饮料、咖啡的渠道都在一线大城市的商超,在二三线几乎是空白。而太子奶在国内二三线城市销售渠道优势明显。”

李途纯也曾公开表示:“雀巢看中我们,就是看中我们在二三线城市的实力。”

不过,也有乳品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无论谁当家,只要能为地方带来税收的增长,能带来就业岗位,那么就应该支持谁。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