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提出“管理密集”的概念,目的是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制造管理,重视制造管理技术,并着力提升制造管理技术水平。在我看来,制造管理技术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管控技术,或者说标准化管理技术。所谓管控技术就是控制4M1E(4M1E是指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的一系列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员工训练和管理标准、机器设备保养和使用标准、材料选用和检查标准、作业方法和工艺规范、环境监控和维护标准等。根据笔者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多数时候空有形式,缺乏有效和便于执行的内容作为支撑。
第二个层面是改善提升技术,比如IE、JIT、TPM等。企业运用改善技术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寻找更好的控制4M1E的方法,以此提升产品和工作品质,改善系统的成本和反应速度,持续优化系统的效率等。优秀的制造企业通常能够积极采用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善技术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第三个层面是动机激发技术,即营造革新改善氛围或文化的“艺术”。一般地说,管理者甚至管理专家往往倾向于将管理技术理解为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把员工激励简单归结为纯人力资源的任务。而我的500强工作经验和长期的顾问经验告诉我,卓越企业的卓越之处在于其能够在管理技术层面思考员工激励的问题,即通过营造革新改善氛围来激发员工的改善动机,而不仅仅依靠金钱或待遇上的激励,因为金钱和待遇上的激励效果往往是不持久的。如果改善没有氛围,员工缺乏动机,纵有再好的管理工具,那么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就只能是管理者的一厢情愿。
根据笔者的经验,提升制造管理技术水平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企业高层需要实现管理思想和意识的彻底转变。一般地,管理者经常抱怨员工的责任心,比如产品出现不良,管理者往往会首先查找责任人,追究甚至处罚责任人。管理方法也习惯于把焦点集中在人的身上(态度和认真程度等)和工作的结果上,而对工作方法和技巧缺乏研究和要求。正确的思想是,管理上出了问题,要从管理技术和保障方法上找问题想办法。企业高层通过把这种思想向下传递给各级管理者,直至企业一线员工,统一对管理技术的正确认识。
其次是激发员工改善动机。在管理过程中,由于4M1E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工作结果出现波动和变异是必然的。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注意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激发员工的改善动机,发掘员工的改善智慧。只要员工能够主动关注自己身边的问题,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做改善,工作结果的波动和变异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水平就能够得到持续提升,管理技术也就能够得以积累。要做到这一点,经营管理者就必须设法根据人性的特点,构建员工参与改善(不得不改善)的机制,营造浓厚的改善氛围,最终形成变革改善的企业文化。
第三是改善方法的学习。企业如果能营造出浓厚的改善氛围,员工的学习愿望将得到释放。这时候,企业适时向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就能够快速提升员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员工想解决效率提升问题的时候,企业可以设法向员工教导IE和JIT方法;员工在解决慢性品质问题的时候,企业可以设法教导QC工具等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要比许多企业漫无目的的员工培训花费少,收效大,并且对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