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更应该是一种管理手段,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技术的训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修炼。
一、人类以实践为师。90%的知识是实践的产出。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懂得了使用火。并不是人类思考出了用火,而是因为雷电使树木燃烧,并烧死了动物,人类捡拾,才促使人类去了解火——保存火——使用火——生火。从人类逐步对火这样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实践中产生思想;思想后改变实践,而知识正是思想后的总结与归纳,学习变成了知识的传播。
1.学习是向理论求知,再进行实践的行为逻辑。
学习——先学后习。在在参加了杭州企业内训之后,掌握了理论基础后,进行实际操作。现在大部分企业的培训就是采用学习的模式,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去总结体会学习的成果。这样做的缺点在于不能及时的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讲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过程较长;学习成果在转化为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等这样的现象。
2.习学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习学”——先习后学,习中带学。习学与学习恰恰相反,“习”即实践,“学”即掌握。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习、去体会、去感知、去认知。习学包含了学习的内容,又具有学习所欠缺的时时实践的机会,在习中学、在练中学、在操中学。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必须完成2000个案例才能毕业。就是基于实战的思维实践、行为实践的模拟训练而塑造人才的方法。我们把实践中的共同的人文规律、思维规律、心理规律、行为规律转换成为一般性案例,以案例为实践模式进行训练,就完成了实践出真知、以实战案例塑人才的培训革命。
二、“知识建筑材料;思维是建筑工人。”
在经历了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网络培训开通了网络商学院的学习后发现,大气磅礴的“鸟巢”;造型精美的“水立方”;结构精巧的五棵松体育馆;构思独特的国家大剧院……无处不体现出建筑美学与力学的结合美。这些正是有了建筑师扎实的建筑知识、优良的建筑材料,才能构建出这样的旷世之作。这里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些建筑大师们的绝妙创意和构思。有了知识只是为建造房屋打下了基础,灵魂深处的思维才是真正的建筑大师。
1.培训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是塑造人的实战思维、实战心智、行为能力的训练;是学员的具体思维、行为的实战体验与训练。没有思维能力,就会把学员变成书呆子。
培训不能只学技能、学知识,重要的是让学员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技巧、学习的习惯,把单纯的技能训练变成心智的训练,把知识的取得变成学知识方法的获得,让学习变成思考的过程,让培训变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授‘鱼’,而授‘渔’。
2.思维是知识的应用能力。
有了知识的铺垫,思维在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辅以深厚的兵法基础方能克敌制胜——三国中东吴陆逊便是这样大败刘备的。思维是能力的体现,是领导力的体现,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是基于学后、习后总结中的思想意识的提炼和飞跃。
3.思维就像肌肉一样,是炼出来的。练则有,不练就退化。
肌肉是练出来的,肥肉是吃出来的。有过健身经历的人都知道,开始阶段是比较痛苦的,身体的酸痛、意志的消磨,很容易就产生退缩思想,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和精神的种种不适烟消云散——‘持’要‘恒’。有人说过: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要说的是,思维像肌肉,你炼它就有,不炼就消亡。只有不断去思考、去创造、去体验、去磨练自己的思维,去锻炼自己的意志,思想的泉水才能不断的涌出来。不想、不思考,不思维,思想会慢下来,惰下来,停下来,最终变成“肥肉。”
三、工场即道场,工作即修行。
道场原来是高僧修道的地方,后来被许多优秀企业广泛效仿,用来化育员工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建立团队共同价值观、思维方式、提升企业素质。道场不仅仅是在寺院,而是遍布于整个大千世界人间处处是道场,如果不加以规范、管理它就会想坏的方向发展;心若在道场,我们会在实际生活中,舍去一切奢求,而实事求是的安住于当下的每一件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具体化。将工作中的案例变成培训案例,将考核但变成培训单,将工作现场变成培训现场的方法创新。这一创新是企业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务实能力、思维能力将全面基于实践需要而形成。它是以实践为师,以角色为师,以问题为师,以标杆为师,以同仁为师的“习学”生活方式的具体实践化训练。最终,他将塑造一个全新的——“工场即道场,工作及修行”的管理模式。从而推动管理哲学与管理文化的生机。
培训即管理 管理即培训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